最新新闻:

护理院里的特殊“妈妈”

时间:2020-12-19 10:16:32来源:榆林日报

记者 马蕊 王阳

核心提示

1987年10月出生的高媛,是榆阳区老年护理院里的一名护理员,同时也是院里一位特殊的“妈妈”“姐姐”“当家的”和“阿姨”。只要护理院的被护理人员乐意这样叫,她总是乐此不疲地答应着。她就是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天,天天被他们这样叫着,她才觉得心里坦然。

45岁“女儿”的“妈妈”

“妈妈,妈妈……”每天早上6点,护理院45岁的“女儿”蒋艳美开始喊“妈妈”,高媛忙碌的一天就此开启。蒋艳美的小名叫“娇娇”,从小智力低下,双下肢畸形,只有6岁左右的智商。她每天哭喊着找妈妈,一会儿“咩咩咩”地叫着玩,一会儿尿湿了裤子,一会儿咬手指,晚上嚎着要“妈妈”陪睡,白天要“妈妈”陪玩。

高媛自然承担起这个角色,每天早上她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到院里,把儿子的玩具带给娇娇玩,哄着娇娇起床。娇娇总是咿咿呀呀地哭着赖床,高媛只好塞给娇娇一颗糖,然后给她穿好衣服,洗漱吃饭,陪着她玩。娇娇特别黏人,几乎每次都缠着高媛下不了班。晚上,高媛只有陪着她睡着后,才偷偷起来回家看看自己的儿子。第二天,高媛要在娇娇没有起床之前赶到护理院,再偷偷地睡在娇娇的旁边,免得她醒来哭闹。娇娇醒来后,对高媛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梦见你了,我爱你。”

高媛说,娇娇的想法很简单,就像孩子一样。只要多陪陪她,和她聊聊天,她就会很开心。高媛每天叫她起床、洗脸、刷牙、做操,就像对待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一样,看着娇娇每天开开心心的,高媛的心里暖暖的,很有成就感。

失能半失能人员的“亲人”

2016年,高媛在一次下乡中,第一次见到失能半失能老人。只见这些老人衣衫褴褛、骨瘦如柴、身残智障,他们性格孤僻、孤苦无助、大小便失禁、无法用语言沟通,一张床、一盘炕就是他们生活的全世界。

高媛很难想象现在社会还有这样的生活现状。“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高媛心里想。她思前想后,决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们。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榆林高新医院内科护士长的职位,来到榆阳区老年护理院,来到这些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的身边,默默地挑起照护特困人员的沉重担子。

一转眼,就是4年。4年时间,1400多个日日夜夜,高媛把院里的特困人员当作自己的亲人,给他们穿衣喂饭,洗衣梳头,照顾得无微不至。高媛说,让特困人员穿得暖暖的、吃得饱饱的、睡得香香的……这是她的初心,更是她的使命。工作虽然辛苦,但苦并快乐着。

护理院的多个“唯一”

在一次矿难事故中,51岁的尹买旺因营救工友不慎受伤,腰椎骨折导致双下肢完全截瘫,在床上整整躺了19年。2017年,经专家评估后,需对其施行腰椎内固定取出术。就在外科医护人员和手术师准备给他做手术时,尹买旺犹豫了,他告诉麻醉师:“我要见我的掌柜的,掌柜的不来我不进手术室。”尹买旺口中的“掌柜的”就是高媛。高媛飞一般地跑到尹买旺跟前,尹买旺用颤抖的声音对她说:“掌柜的,我就要手术了,如果我顺利地从手术室出来,你还要给我当家,如果……”“没有如果,请你放心,我在手术室门外等你。”简单的几句话,高媛明白,在这个大家庭中,高媛就是他们的天,就是他们的“当家的”。

“人家娃娃就没说的,比我小20来岁,却给了我娘的感觉。”尹买旺几度哽咽。

92岁的赵国祥老人在弥留之际把高媛叫到床前,发抖的双手从怀里摸出一个包了几层布的小包,包里有500元现金,这是老人所有的积蓄。老人用尽最后力气对她说:“200元给咱院里,另外300元留给你,难为你了,孩子!”说完,老人便安详地躺在她的怀里,离开人世。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高媛在院里,有多个“唯一”:她是45岁的“娇娇”在院里唯一的“妈妈”,她是32岁的郝二飞在院里唯一的“姐姐”,她是51岁的尹买旺在院里唯一的“掌柜的”……

高媛说,她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这些特困人员越来越好,让他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子女般的孝敬、父母般的疼爱。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