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前后追赶下变味的早教,扼杀了孩子的自由思想,应该如何进行

时间:2020-08-27 16:16:15来源:阿嫩阿嫩绿的刚发芽故啊

本文为作者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要先人一步为人生赛道上的跑步比赛做准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家庭、社会越来越强调早教的原因,但早教并不等于超前教育。

早教和超前教育的区别在于,后者更像是一种揠苗助长,不仅不能给孩子带来有效成长,还可能带来隐患阻碍孩子身心健康的自然发展。

早教过去一直被人们说提倡,但慢慢的早教开始变味,一些并不符合孩子发展阶段的教育被提前摆在孩子眼前,本该培养认知、思维和想象力的年纪却被迫开始提前学着学那,但凡事都有节奏,提前的教育很可能扼杀了孩子的自由思想。

前后追赶下变味的早教

很多家长表示,自己最初也是反对超前教育的,但身边的宝妈以及教育机构多是和自家孩子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大家都在学,眼看着孩子在玩能放心吗?

于是家长们的焦虑越来越提前,甚至在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推着孩子走上人生赛道,可能这会儿孩子还不会跑跳,甚至连走路都没走稳。

孩子5个月了,到了该学坐的时间了,于是家长们开始训练坐,10个月了可以开始学走路的,家长们提前把才学会爬的宝宝们直立起来学走路;

到了2-3岁,其他小朋友都开始识字学算术了,该开始学习了;到了4、5岁,别人家的孩子开始上才艺课了,选个乐器让孩子接受“音乐的熏陶”也不错。

就在于,在认知还没有逐渐形成的年纪,孩子们就已经被家长们赶鸭子上架学着学那,到头来,真的能学到什么吗?但或许超前教育的后遗症还在后头引而不发。

一些耐人寻味的早教方式开始大行其道,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因此受益,超前的教育意味着可能和孩子当前的身心发展并不契合,早早地让孩子读书认知,看绘本,但真正到了孩子开始通过绘本汲取内容和增长认知的时候,他们可能早早就失去了兴趣。

早教是提升认知和对大脑扩容的时期,而不是盲目地将知识塞进孩子脑中的超前教育,二者有本质不同。超出孩子体能发展以及认知发展的教育都属于超前教育,过度拔高知识学习在早教中的比重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教育超前的原因

1. 父母对孩子的客观发展规律不了解。婴幼儿时期是孩子接触世界,熟悉生活环境和扩充生活经验的时期,在各种各式各样的早教机构中,孩子的大脑更多的是被动被塞满这样那样的内容。

而不是他主动去探索、思考和发现,早教班层出不穷,家长看不完,孩子学不完,因此不要陷入了早教班陷阱,很多所谓的早教课程都是充分而非必要的,甚至一些连充分条件都达不到。

2. 早教被过分解读。早教很重要,但如何进行,以上提到的,早教不是知识灌输,靠补习班完成更多知识灌输到真正认知水平达到了再去学完全不迟,早教需要培养的是行为习惯和思想引导,以及强化认知的发展。

超前教育可能带来的危害

超前教育的孩子大多在小学之前就已经把小学1、2年纪的知识内容学完了,因此这部分孩子在上1.2年纪的时候课程学习游刃有余,可能存在的情况在于,孩子习惯了这种轻松的学习,到了3年纪后成绩开始出现分水岭,他们无法适应难度有所增加,知识点又陌生的内容,于是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学习新知识。

但过去2年养成的学习习惯让这部分孩子难以跟上进度,学习吃力,成绩下滑,三年级的成绩分水岭多是这样造成的。超前教育会导致孩子丧失学习热情,以及造成1、2年级不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埋下隐患。

其实是违背身心发展规律,过度的早教无益于孩子健康的身心发展,在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有趣的环境帮助孩子探索童年后,还需要给孩子创造有余地享受这些的时间,过早地被各种早教、补习班束缚的童年并不是早教的初衷。

育儿专家马格达伯格博士曾说,当婴儿能做的事情得不到赏识,而他们不能做的事情却被期待时,就会对婴儿产生什么影响呢?

这是不是“我是不合格的”这个普遍存在的故事的开始?灌输式教育不可避免,但可以让它来的稍晚些,让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再放飞一段时间。

早教应该如何进行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意见,要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不可能要求每个幼儿在某一阶段都要达到某种程度。

比如看到别人家孩子早早的就会说话,背诵古诗,家长们赶忙催促孩子坐下来看着识字卡认字。父母的焦虑会影响到孩子,从而造成孩子身心双重的压力。

1)尊重差异性,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每个人都具有差异性,孩子的成长和认知发展速度有不同,在早期教育阶段,父母要做的首先是创造环境,做孩子的后盾,提供必要的安全感。在认知发育的初期,通过探索发现的世界才能有效的形成孩子的认知,而冷冰冰的识字卡做不到这一点。

2)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家长们希望通过早教实现孩子的能力增长,不是不行,但和超前教育不同,把握分寸循序渐进是不错的选择。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孩子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第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学生可能发展的水平阶段,早教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达到第二种可能得到发展的阶段,这样个人的能力记得到了提高,也不会存在过分揠苗助长的危害。

3)以身作则,孩子的成长建立在家长的成长之上

父母如何做,孩子在默默地模仿和学习,在六岁前,孩子是通过对家长学习来形成价值观,以及模仿生活方式的,因此要想养育优秀的孩子,首先要成为优秀的父母。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们注重自身的成长,注重自我实践。和孩子相处其实就是一种早教,包括教育同样不能过度指望教育机构,在知识灌输上家长们虽然无法替代这些学习机构,但在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上,父母才是最重要的老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