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李娜谈育儿引争议:带孩子为什么比夺冠还难?

时间:2020-12-16 14:16:33来源:育儿网官方微博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欢欢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分手了,她说,跟一个看不到未来的人在一起,感觉每天的生活的都像在走钢丝,颤颤巍巍的掉不下来,但是也走不到对岸。为了以后的幸福,长痛不如短痛,还是分开算了。

当时对于欢欢的分手,朋友中分成了两个阵营,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如果你不相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匙放纵肯定更不是我知道许多人习惯夸大他们真实的爱意或好感而我习惯于掩饰所以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克制”对我来说是最值得尊重的品没有希望生存就失去了意义希望是

初夏一到,冰雪碧、冰可乐、冰芬达……各种带气的饮料又成了夏日宠儿。饮料虽好喝,但如果每天当水喝,很可能会喝出健康问题来。

25岁小伙饮料当水喝血糖暴了

25岁的小陈,杭州人,按照他的说法,大学毕业后就成了高级农民工,白天跑建筑工地,晚上在工地宿舍熬夜画建筑图纸。不管在工地还是宿舍,小陈几乎不离雪碧,一天工地跑下来不喝水,渴了就一瓶接一瓶的把雪碧当水喝。晚上在宿舍熬夜画图纸,也靠雪碧吊精力。前段时间,单位组织体检,身高174厘米的他体重172斤,空腹随机血糖19mmol/L,而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一般不高于6.1mmol/L,体检报告怀疑小陈可能患有糖尿病。

小陈看到糖尿病三个字就蒙了,他往年体检除了体重超标外,连高血脂、高尿酸都没有过,家族也没有糖尿病,为啥今年就突然糖尿病了?小陈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一查血糖19.35mmol/L。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董凤芹主任医师仔细问诊后发

今天我们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通过阅读本章的内容,您将了解到:

1.孩子的本性真的是不爱学习吗?2.让孩子喜欢的学习任务有什么特点?3.我们该怎么做,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让我们开始阅读今天的内容吧!

孩子的本性真的是不爱学习吗?

学龄段孩子父母最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其实这个前提就是不对的。

孩子的本性真的是不爱学习的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细致地思考:

孩子到底不爱学“什么”?

学校学习的科目,他有没有特别喜欢哪些学科,有没有特别不喜欢什么学科?

孩子真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吗?

比如搭积木、拼图、看绘本,这些事情都不喜欢吗?

一个妈妈曾经分享了她的故事:她说:

“没上小学之前,我儿子很优秀的,自己看书都能看一个多小时,自己玩拼图,能玩上半天,特别专注!唉,就是上了小学,一做学校的功课就不行了。”

我接着问:“他是学校的功课全都不行,还是有些科目比较爱学?”

那位妈妈说:

也不是全不行,语文背诵比较好,孩子很快就能完成,还自豪地给家人展示,但写字时就会特别拖拉;

数学做简单题也行,遇到难题不会做他就有些着急,如果题目量大,他看着题目就会发呆,很抵触。

让孩子喜欢的学习任务有什么特点?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就明白了:

孩子喜欢的学习任务要符合两“有”原则:一是有用,二是有趣。

看书、拼图有趣,这样的“学习”孩子喜欢;

语文背诵让孩子有成就感——有用,这样的学习孩子也喜欢。

但孩子会不爱学习呢?因为学校的学习不符合有趣,有用的原则。

作业量大或者题目太难不会做,导致孩子学得没成就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常常看不到学习对他的好处。

这就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指引,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看到学习行为的长远好处,让孩子去体会对学习的掌控感。

我们该怎么做,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来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的兴趣:

帮助孩子营造学习氛围

很多家长都有陪读的习惯,但是经常把陪读的局面弄得“鸡飞狗跳”,这是因为,我们在陪读的过程中用错了方法。

首先,陪读时不要总盯着孩子看。

有的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时眼睛盯着孩子的笔,写错了立刻指出来,孩子刚一走神儿立刻就敲桌子。

那孩子会是什么感觉?

就像我们在做饭,爱人在旁边看,我们刚一切菜,他就说“太粗了,再细点儿”;

油在锅里,我们手里拿着菜正要往里放,他又说“快放呀,一会儿油冒烟了”;

一小时下来,菜终于做好了,他又评价“这个菜盐放多了”“这个菜炒过火了”。

我们什么感觉?下次我们还要不要做饭?

一种行为如果得不到鼓励,我们也获得不了完成时的喜悦,如果在完成过程中还伴随着被指责的坏情绪,那么这种行为是没法坚持下来的。

孩子学习也一样,学习本身就很枯燥,如果旁边再一直伴随着父母的唠叨、指责,这样学习行为是很难坚持的。

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一定要用心去帮孩子营造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孩子学习时,我们可以在旁边看书,和孩子说:“你写这两行字时,我想要把这页书看完,你别写太快哦,不要我刚看了半页你就写完了。”

孩子想超过你,他一定会“小宇宙爆发”偷偷快写。

隔段时间我们要真心感谢他,对他说:“陪你学习的这段时间,我自己读完这本书了,这样陪你学几年下来,妈妈也一定长进不少。”

其次,我们还要帮孩子做好作业管理。

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可以使用【打勾清单法】。

☑️首先,我们帮孩子理清有哪些作业,然后将这些作业列一个清单。

☑️然后,确定作业完成的顺序,比如在精力最好的时候优先完成一些困难的作业,把简单的作业放到后面完成。

☑️最后,做完这项作业就在清单上打个钩,让孩子有成就感,然后开始做下一项。

这个清单打钩法是非常神奇的,将大目标拆解成有步骤、有次序的小目标,能够帮助孩子养成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的好习惯,也能让孩子体会到一项项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在孩子面对困难时,要认同他的畏难情绪

当孩子面对困难时,我们常常喜欢跟他说“没什么难的”。

孩子的内心其实觉得“好难,我做不到”,我们却跟他说“没有什么难的”,这就有了冲突。

就像我们刚刚工作的时候,一项艰巨的工作落到自己头上,这个任务对我们这种新手来说完全没有头绪,可是领导却说:“这件事没什么难的,你怎么还干不好?”

我们什么感受?恼火嘛!

所以在孩子面对困难时,首先我们要说真话,认同孩子的畏难情绪,对孩子说:“嗯,是的。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这样我们跟孩子之间就打开了沟通的第一步,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同一个频率上思考问题。

然后,跟他说:“妈妈也看到你好像一直在找办法,希望可以解决这道题,是吗?”,这一步是把孩子内在的愿望明确地表述出来。

之后,再鼓励孩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说:“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样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吧。”

当学习不顺利时,要帮助孩子想办法突破

有时家长看到孩子难过就宽慰他:“这个很难,别的同学也不会,没事的,你已经很棒了。”

❌这样的教育方法非常不好。

这看起来是我们在帮助孩子脱离焦躁,建立自信,但这是虚假的自信,孩子到了班上自己都会产生质疑:明明那么多人会,可是自己不会,还是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面对孩子的难过,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一定不是帮孩子逃避,而是要跟他一起找到办法突破。

我们可以跟他说:“妈妈小时候口算也总是出错,后来姥姥专门给我出了很多口算题让我练习,每天100道,练得我都快‘吐血’了,后来我的口算成绩终于提高了。”

“这是什么垃圾?”当前,这样“直击灵魂”的提问在上海比比皆是。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意味着经过20多年倡导之后,垃圾分类终于将纳入法治框架。

那么,到底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不分类的垃圾会带来怎样的损失?

究竟如何才能把啃了二十多年的垃圾分类“硬骨头”真正攻克?

6月19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物业人员通过舞蹈的形式吸引楼内人员参与了解垃圾分类。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

“分”就是“减”

我国人口规模庞大,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堪称巨量。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2015年提供的数据,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40千克,并以每年8%-10%的速度与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以北京市为例,据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介绍,现在全市每天会产生将近2.6万吨的生活垃圾,人均每天1.1公斤。目前北京有29个垃圾处理终端设施,都在满负荷运转。

据统计,垃圾分类可以使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三分之二,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的无害化处理。

以垃圾焚烧为例,分类能助力焚烧处理做得更好,可起到减量(减少垃圾处理量)、减排(减少污染排放量)、提质(改善燃烧工况)、提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北京环卫集团南宫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是北京第五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在一个深28米、能容纳1万吨垃圾的垃圾储仓里,两个巨大的抓斗起降张合,不断将垃圾投入2个温度在850℃以上的焚烧炉中。这个焚烧厂每天能“吃掉”1200吨的生活垃圾,并“吐出”约35万度电。

负责该焚烧厂的北京环卫集团南宫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满昌告诉记者,“生活垃圾分类后,垃圾热值能提升20%以上,大大提升了垃圾焚烧的发电量,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一方面垃圾焚烧厂在环保排放控制方面的压力会降低,另一方面再生能源转换率会进一步提升。”

光大证券环保团队认为,垃圾分类将进一步推动提高焚烧热值,幅度为30%-40%,若以0.4元/度上网电价计,垃圾焚烧项目盈利将提升15-20元/吨;同时垃圾分类还将控制二噁英排放,分类后二噁英排放降幅可达80%。

2

“一股脑”的难点和突破点

在北京,虽然多数小区的垃圾桶都贴有垃圾类别标识,但是大部分居民对于生活垃圾几乎都是混装处理,不会进行分类。不少居民表示:“反正垃圾车都是一股脑全部运走,分类了也没用。”

这样的现象和心态十分常见,在北京市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志兰看来,一方面,当前“混装混运”现象影响了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居民垃圾分类不到位,也影响了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的效果。由此易形成垃圾投放主体和收运主体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推责的恶性循环。

那么这样的循环给如何破解呢?其实,垃圾分类的全部工作分为4个环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郝志兰所说的恶性循环主要发生在前三个环节。

袁满昌介绍,以他从事环卫事业多年的经验来看,目前北京已经在体系上做好了垃圾分类的准备,特别在分类处理的环节,各类垃圾都能得到合理的处置。而“混装混运”的现象在垃圾运输车辆升级换代以后也能得到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都不大,难点还是在于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环节。”

郝志兰表示,垃圾分类尚未成为居民的普遍行动和生活习惯。民意调查显示,北京居民对垃圾“四分类(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知晓率达到了80%,但是居民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参与率仍然较低,对厨余垃圾的准确投放率仅有2成。居民垃圾分类还处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阶段。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市30%的街道、乡镇已创建了100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表示,2019年示范片区覆盖率要达到60%,覆盖200多个乡镇街道。

实际上,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还处于制度覆盖推广上,与实际覆盖差距较大。

“我们从市城管委提供的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小区名单中随机抽查了7个区的12个居民小区,其中厨余垃圾分出率较好的5个小区,基本靠的是‘绿袖标’的现场督导和二次分拣,人力成本较高。垃圾分类如果没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参与,就会出现‘试点成功,推广困难’的现象。”郝志兰表示。

6月19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垃圾回收人员将垃圾运回垃圾房,进行集中分类整理。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3

“罚”不是目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6个城市已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26个城市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立法计划,2017年以来,上海、厦门、西宁、广州、深圳重庆、太原等地分别发布了垃圾分类地方性立法。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在全国进行20多年倡导工作后,上海率先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在条例中首次明确对生活垃圾全流程进行分类,确立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和相应法律责任等。比

你们之间的联系,全靠你一人死撑

有这么一种男人,平时跟他聊天,可能会觉得相谈甚欢。但是所有的对话,几乎全是从你先开始。

你会经常跟他找话题聊,不舍得结束对话。但他好像从来都不会主动来找你,如果你不主动挑起话题,他就能十天半个月都不会联系你。

当你们发生了矛盾,闹冷战的时候,他的态度也是如此,一副不主动、不负责的态度。

有时候你只是跟他赌气,想使个小性子,只要他过来哄哄你,你就能转怒为喜。但他却永远那么晾着你,丝毫不愿意花时间去找你。

其实谁都不是不讲道理,发脾气只是想看看他能为你退让到何种境地。

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一旦受了委屈就喜欢沉默。在乎你的人会为你放下架子,不在乎你的人却维持着僵局,从头到尾,失望的人都只有你自己。

从来不对你解释什么

张爱玲的《小团圆》里有句话: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当初看到这一句时,小编特别有感触。

深爱着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变得卑微。哪怕他不来找你,你还是能替他找着各种借口,不停地说服自己,安慰自己。

他不回你微信,不主动找你,就连你质问他时,他的态度也总是那么敷衍了事。他对自己做的一切,从不会过多地解释,反倒说你疑心病太重,不够体谅他。

可是,很多女人就是这么傻的,哪怕知道他说谎,但还是愿意相信。谁料他连一个谎言都懒得对你罗织,就这么践踏你的真心。

你总是给他找借口,甚至还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但这些理由,编到最后你自己都累了。

累了,就离开吧。所托非人,就算了吧。他没那么爱你,你也知道的。

总有一天,你会找到那个秒回你的信息,置顶你的微信,常常想要黏着你的人。你的过去他或许无从参与,但你的未来会被他细心呵护,捧在手心。

结语:很多男人总是觉得,女人在微信聊天上这么小一件事上,就常常小题大做,好像很无理,再懂雅。

来源 | 她刊(ID:iiiher)

女性的育儿压力究竟有多大?

连在网球赛场上顶着巨大压力,拿下大满贯的冠军李娜都受不了了。

在最近播出的一档节目里,她忍不住吐槽起了自己的育儿生活。

《女人30+》

“孩子们呆在客厅,这个叫完妈妈,那个叫妈妈。”

“妈妈、妈妈,(叫个)不停。”弄得李娜一个头两个大。

她开玩笑说,很庆幸自己的理智还在线,先把刀在厨房放好,然后才去了客厅。

结果到了客厅一看,原本耐着性子降下的火气,一瞬间又上来了。

因为孩子们的爸爸姜山,正优哉游哉地坐在沙发上玩手机,全然没管孩子们的呼喊。

“有些事情妈妈可以帮忙,其实爸爸也可以帮忙的。”李娜忍不住对孩子们说。

但潜台词无非是提醒姜山,别让她自己一个人忙东忙西,也要参与到养孩子这件事情中来。

而这样的提醒被姜山用一句话轻巧地带过了:“对,听妈妈的话。”

熟悉的场景和对话迅速引发了网友们的共鸣。

一时间,“女性育儿压力”连带着“丧偶式育儿”,齐齐冲上了热搜,引发各种争议讨论。

女性在育儿生活里究竟承担了什么,为什么会感到压力连连?

妈妈不是超人

电视剧《告白夫妇》里有这样一段情节,网友们给它单独起了名字,叫《妈妈的日常》。

《告白夫妇》

剧中,女主角马珍珠是一位新手妈妈。

老公忙于工作,于是育儿的重担就交到了她一个人的身上。

新生命没有为她带来想象中的欢乐,生活的烦乱却迎面而至。

她没有时间好好吃饭,只能趁着孩子睡着时急忙往嘴里塞两口;

没有时间打扮自己,常常是哪件衣服看孩子更舒服,就穿哪件;

甚至连独自一人上厕所都变得奢侈了起来,因为孩子见不到她会大声哭闹,只能抱着孩子一起去卫生间。

终于等到夜深人静,孩子进入睡梦中,她可以坐下来,安静地喝口水、喘口气。

可是一回头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早就没有了往日的光彩靓丽,有的只是眼前的鸡毛蒜皮。

瞬间,连喝水的力气都没有了。

原本怀着憧憬成为了别人的妻子,别人的妈妈,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情感却变为了坚实的锁链,将她牢牢地禁锢住了。

能怎么办。反抗么?

但反抗的空间和自由也未必是真实存在的。

对于82年生的金智英来说,尽管老公和妈妈都表示“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但当她因为工作和生活产生的压力病倒了的时候,得到的回答却是,那就好好在家里休息一下,带带孩子。

可带孩子是休息么?

《82年生的金智英》

有人说,女性在怀孕的时候就已经在逐渐进入“妈妈”的状态。生产完成后,女性自然而然地就会完成角色转变。

于是看似顺理成章的,看孩子成为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要承担起的一项“任务”。

即便如此,妈妈们也不是超人。

她们没有红斗篷,没有超能力,她们也会疲惫。

《母亲》

有的妈妈咬紧牙关,扛了过去。

还有的妈妈,最终,在煎熬里,走进了育儿的死胡同。

去年5月,四川米易县的一位27岁女子,带着三个孩子,毅然决然地跳进了冰冷的河水里。

她在遗书里这样写道,“我真的太累了,每次只要孩子出现什么问题,第一责任总是在我身上。”

她甚至产生了极其强烈的自我否定情绪,“我不是一个好妻子,不是一个好母亲,我是个没有能力的人,连孩子都带不好。”

《我们是由奇迹构成的》

“看不见的”爸爸

当妈妈们在育儿生活里“挣扎”的时候,爸爸们在哪里呢?

日剧《坡道上的家》提供了一个被悲伤包裹的沉重答案。

剧中,妻子安藤美穗被名为“育儿”的沼泽吞没。

面对着盛满水的浴缸,她恍惚了,8个月大的女儿从她的手中坠落,溺亡。

她随即被警察逮捕。

《坡道上的家》

而在婆婆口中“顶梁柱”一般的丈夫,孩子的爸爸,却完全从育儿生活里消失了。

工作之余的时间全留给了打游戏。

听到女儿的哭声,不是去看看孩子哪里不舒服,只会大吼一句“吵死了”。

然后打着“好好休息,才能好好工作”的旗号,干脆搬去了酒店住。

这种情况或许有点极端,但在育儿生活里,爸爸们有时的确是缺位的。

2016年发布的一份《中国家庭教育现状》白皮书也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夫妻双方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父亲在教育过程中能够付诸实践的比例并不高,近八成的孩童教育由母亲主导,而由父亲主导孩子教育的还不到两成。

一方面,这可能是受到了“男主外、女主内”思维的影响,育儿这项工作被想当然地“分配”给了妈妈们。

《三十而已》

另一方面,相比起好妈妈的标准,好爸爸在育儿过程中的标准似乎更加无法统一。

即便是参与到了育儿生活中,他们的付出程度往往被认为是不足够的。

今年儿童节前,西瓜视频曾经发布了一条面向新手爸妈们的采访。

其中有一位爸爸@庄庄提到了女儿得湿疹的场景,因为怕女儿抓挠皮肤,所以要时时刻刻守在旁边。

“确实,我觉得作为爸爸,我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位,我是很自责的。”

但他同时提到,自己的状态也不是很好,“我经常说(自己)有产后抑郁,但这种话经常被忽略,(老婆)说你有什么产后抑郁,老娘比你更产后抑郁。”

《西瓜视频》

还有一些爸爸,并不是在家庭育儿的过程中“隐形”了,相反他们参与度极高,甚至也会独自承担起育儿的责任,成为全职或者兼职主夫。

是的,所谓丧偶式育儿,不仅仅是妈妈们会经历的事情。

可提起这些全职或者边工作边带娃的奶爸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却不是去鼓励和赞美,而是扔出带着鄙夷的话语“软饭男”。

他们在更广义的育儿社会上“失语”了。

当育儿变成推诿和扯皮

原本期待着的孩子降生后的幸福生活,为什么变成了如今满目疮痍的模样?

她姐想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育儿有时候就像是职场中的一场项目合作,合作双方是奶爸和宝妈。

有些家庭是一方出钱,一方执行(在家做全职主妇或全职主夫)。

抖音@奶爸小强

但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新手爸妈们面对的养娃模式却常常更为复杂。

比如,双方很可能都无法放弃自己的职场生活。

于是,原本简单模式下的清楚分工,变得复杂了起来。

双方都在出钱,甚至出钱比例相差不多。但最终的执行者还是只有一个人,或者在另一方偶尔帮忙的情况下,是一个半人。

我们期待着在合作中收到对方的理解和肯定,然而,经过生活一天的搓磨之后,双方体力和耐心值都即将告罄。

两个人宛如在水中漂浮着,明明关系紧密,却没有力气和心情向对方伸出援手。

渐渐地,心里出现了一个隐形的计算器,开始计算在这场关于育儿的“合作项目”里,究竟是谁付出的更多。

育儿变成了推诿和扯皮。

不久前,日本媒体爆料,刚刚结束了大热剧《半泽直树》拍摄的堺雅人,已经回归家庭,开始专心育儿。与此同时,他的妻子菅野美穗则要回归“职场生活”,为明年开播的电视剧做准备。

明星的状况当然不能完全套用到普通人的身上,毕竟我们没办法像他们一样,工作几个月后去跟老板说,“停薪留职,我要换我老婆出来工作一段时间。”

但至少,它给了新手爸妈们一个提示,我们需要时刻意识到,那个手牵手一起“合作婚姻育儿”的人,也需要时不时地透口气、放个假。

珍惜对方的付出,一起友好合作分工,换个思路,或许能减轻现在所有人共同面对的育儿困境。

作者:她刊(ID:iiiher),千万女人都在看。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