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这些压箱底的育儿经验,今天全部分享给你,建议收藏

时间:2020-08-20 12:16:23来源:大老张说星座

和身边的妈妈们聊天,都说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育儿经验都理论偏多,缺乏实操性,今天就分享一波我认为真正有用的经验,虽说“经验”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在养育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能少走很多弯路,同时也能真正享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快乐,话不多说,往下看吧。

1、关于自主如厕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

朋友圈有个妈妈发动态:孩子1岁9个月了,快2岁了都,还在穿着尿片,不会自己喊尿尿,该怎么训练她自主如厕哪?

如果不是过来人,那我也肯定会附和她的焦虑,认为是没有及时引导宝宝,训练宝宝,然后告诉她一大堆该如何训练孩子如厕的土方子。

幸好,看过一些权威资料,也有过实操经验,得到了很多有效并且有用的信息。

一般来说,进行如厕训练的最佳平均年龄是27个月(2岁以后),并且由于近年来社会注重儿童的自主权利,由于2岁以后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增强,如厕训练的时间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推后。2003年美国调查显示,只有一半的孩子在3岁之前完成如厕训练。

如果准备开始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最好选择夏天的时候开始,因为夏天即使拉湿了裤子也容易清洗不易着凉,然后尝试脱掉宝宝的尿布,当他弄湿了裤子感到不舒服的时候,慢慢就会学会自己上厕所了。

晚上不需要着急撤走尿布,逐渐让孩子在睡前如厕,并观察早间尿片是否干燥,最后过渡不需要用尿片,其实5岁左右撤走晚间尿片也是可以的。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如果你再面对同龄孩子的“超前发展”、或者面对七大姨八大姑的“调侃”时,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怼回去,好好捍卫孩子的自尊心,减轻自己的焦虑感。

2、习惯的培养越早开始,

越能事半功倍

半岁开始,是对孩子进行习惯培养的好时机,刷牙习惯和饮食习惯都可以开始着手了。

刷牙的习惯

有个妈妈和我说,非常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在宝宝5个月左右就开始引入口腔清洁牙套,在第一颗乳牙萌出时,就开始引入训练牙刷。

现在孩子4岁多,刷牙已经成为他的“睡前指定动作”,完全不需要大人哄刷或者帮忙,非常的省心。

这点也是深有体会,一开始操作的时候,家人也是不理解,觉得这么小刷什么刷,还好自己不顾反对,一直坚持正确的“刷牙”方法,1岁之后就变得越来越顺利了。

辅食添加及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

在辅食添加初期,如果能及早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那么后面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老人“吃饭追着喂”、“边吃边玩”的麻烦问题。

朋友在孩子半岁开始,就准备辅食添加的工具了,比如餐椅、搅拌机、研磨碗、学习勺、吸盘碗等等。

然后关于辅食添加的具体问题也是非常地用心,比如研究一天几顿,什么时候添加以及添加什么品类,如何观察食物过敏,如何鼓励他学习自主进食,手指食物的如何选取等等;

接下来就是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如不挑食、教导他使用手、用勺子进食等等,让孩子逐渐养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

由于在辅食添加初期,朋友就遵从“必须在餐椅上进食”、“不能边玩边吃”、“条件允许下自主进食”这些原则,孩子大概在1岁多开始,就已经成为其他家庭眼中的“吃饭模范生”。

3、对3岁以下的孩子,少说“不要做A行为”,多说“做B行为”

经常有妈妈说,和孩子讲道理讲不通,其实3岁以下的孩子,对于“道理”的理解程度真的有限,而我们看见孩子的不良行为,经常习惯性就用“不要这样”来制止他,甚至还会加大声量和夸张的反应,意图让孩子“知道错误”,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在大人说“不要做A”的时候,孩子听到的,永远都是肯定句——“要做A”。

就像家里老人,看到每次孩子爬窗口,都会用极其夸张的语气“教训”他,但孩子却越发觉得好玩,甚至还爬得更欢。

我问孩子,为什么要爬窗口?他说,想看车。于是我告诉他,想要看车不需要爬窗口,只要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们就会抱着你看。然后他就照做了。

再举一个例子,有些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爱扔东西。

如果你也生气的对着孩子说:不能乱发脾气,不能乱扔东西,那么是毫无效果的,而如果你换一种说法:“生气可以跺跺脚”“东西可以摆放整齐”,那么孩子是会乖乖照做的。

与其夸张地阻止他不要做A行为,或者苦口婆心地说不要做A行为,因为123......倒不如找到他的目的,然后直接告诉他(最好行为示范),应该“用B行为来替代A行为”。

4、凡事从绘本入手,见效更快

为什么大家都非常推荐、热爱亲子阅读?

除了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宝宝阅读兴趣、增加专注力等等好处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对绘本的接受程度太高了!道理大人说100次没用,绘本说1次就有用了。

比如刚才提到的如厕训练。

如果你和孩子说:长大了,不能穿尿片了、尿尿要告诉大人、尿尿、便便要去马桶等等,他们是一句都听不进的。

但是如果你给孩子看《我不尿裤子了!》这本如厕训练绘本,多看几个晚上,就立马奏效(亲测有效,闺蜜家娃现在已经开始自己主动要求坐马桶了)。

截图来自《我不尿裤子了!》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就是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如果你告诉孩子不能发脾气或者发脾气要正确说出来,他是听不进去的。

这个时候,你给他看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孩子就能知道“生气要说出来”、“不开心要说出来”。或者给他读《杰瑞的冷静太空》,他就知道 “生气踢东西,自己会很痛”,记得之前给娃读的时候,娃若有所思地说:生气就像一个大怪物,会把你变成魔鬼。

绘本图画是激活幼儿语言潜能的良好媒介,它为幼儿通向语言世界搭建起桥梁,所以很多孩子天生天生就喜欢绘本多过其他东西,这么好的引导工具真的要多多用起来。

截图来自《杰瑞的冷静太空》

5、孩子的情绪问题,越早解决越好

先来看两段对话。

对话1

孩子:“妈妈,车怎么还不开啊。”

妈妈:“是啊,怎么还不开呢。”

孩子:“真是的,开的太慢了。”

然后他就转过过去看窗外的风景了。

对话2

“妈妈,车怎么还不开啊。”

“再等一会哈,过一会就开了。”

“我不要!我要现在就想走!我肚子饿死了。”

“再坚持一下。”

“我不要!”

看出两段对话的区别了吗?前一种是赞同,接住孩子的情绪,我们和孩子互相分享情绪,是朋友式的、更平等的沟通方式。而后一种是建议,并且压制孩子的情绪,是父母式的,权威的和某种程度的压制。

想象下,如果是你和朋友一起吃饭,点完菜好久都不上,如果你抱怨说:这家店上菜也太慢了,朋友却说:再等一下吧,再坚持一下。是不是有点怪怪的? 咋了?不能抱怨下吗?

虽然父母有些时候是需要拿出些“威严”的,但大部分情况下,换一种沟通方式就能很好的帮助孩子解决情绪上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5个是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并且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育儿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启发,如果能立马用上,那就再好不过了。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