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困在育儿分裂里的夫妻:好爸爸也是养出来的…

时间:2021-09-03 20:17:12来源:美食流行色

“他爸?可拉倒吧,他回来孩子早睡了。我一天到晚都不怎么能见着他爸。”

“他那叫管孩子吗?他带孩子去上课,孩子坐屋里玩,他坐屋外玩,他比孩子玩的还欢。”

“以后我们家娃就什么都别学,真的,弹琴伤感情,这一假期,我在家几天,娃练几天,我出差几天,他就带着孩子在家躺平。”

……

9月开学,精神紧绷了一个暑假的老母亲们捶着肩膀进入了一小段欢呼雀跃的发泄时刻。办公室内外,有关“他爸带娃”的种种“罪状”转播也如期而至。

不管一段童年幸福与否,在公共讨论里,母亲总是与娃的童年深深绑定在一起,而父亲在母亲们的谈资中总是面目模糊,一部分“自甘堕落”,另一部分被“掷于千里之外”。

仿佛在中国,有多少佛一般的老爹,就有多少上蹿下跳的老母。而这件事,也已经成了茶余饭后妈妈们吐槽爸爸们的 No.1 槽点。

1

“丧偶式”育儿中的爸爸真的要指责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当一百个家庭谈论起“丧偶式”,其中的90%可能就是在谈论“丧夫式”。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禁想先对着镜子给自己以及天下老母们鞠一躬:妈妈,您辛苦了!因为不论原因有多少,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长期缺席是大多数情况下的事实(这个结论不仅适用于中国男性)。

2015年《中国家庭发展报告》中显示,中国家庭中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孩子的只占7.5%,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教育的比例也只占11.7%。

东北师范大学儿童教育发展中心曾在2005年展开过一项对中国吉林省长春市3-13岁儿童父母的随机调查:

父母对“你每天陪伴孩子多少时间?”

在3-6岁组中,12%的父亲每天可以花4-5小时陪伴孩子,而母亲在同项调查中的数据则是35%。而在小学儿童组,父亲称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为0的竟高达9%,有22.2%的父亲称每天最多只有1小时的时间能陪伴自己的孩子。

但是在数据的表象之下,爸爸在带娃这件事上,真就是妈妈口中一个不负责任的、懒惰、逃避的缺位形象吗?

2

“妈妈守门员效应”:夹在门缝里的爸爸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了解这样一个事实:从生理的角度讲,成为母亲和成为父亲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旅程。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被孕育,出生后接受母乳的喂养,我们可以说,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孕育过程后,母亲与孩子的连接是天然一体的。

而对于男性来说,在孩子出生前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只负责提供精子,与孩子之间缺少更多的生物学联系,也缺少更多的看护需求。因此我们可以说,父亲的习惯性不在场,从孕育生命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美国特拉华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的 Rob Palkovitz 认为,男性并不容易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以适应父亲的角色,做父亲作为一种“第二次”的成为,它的角色转变往往需要一个比母亲更漫长的适应过程。

翻译成再白一点的话,娃不是从爸爸肚子里掉出来的,所以,“喜当爹”这件事,爸爸注定要比“喜当妈”接受的慢一些,甚至经常由于这个过程过于梦幻而产生一种不真实感。

在这种情况下,

妈妈越是抱怨,就越容易加剧爸爸心理上的压力感和逃避感。

这个现象,在家庭教育学领域,叫作“

母亲守门员效应

”(Maternal Gatekeeping)。“母亲守门”指的是母亲支持、限制父亲参与到家务劳动和教养孩子活动中去的态度与行为,如父亲完成家务后,母亲重新再做一遍,或者是母亲抱怨、指责、贬低、随意评价父亲的教养行为。

你可以理解为,

母亲守门效应,就是母亲对父亲育儿满意度的评价。

而心理学研究认为,很大程度上,母亲的满意度决定了父亲的育儿投入。

2011年,一项来自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心理学院(Nora Sazbo,2011)的教育学研究发现,在父亲照顾孩子时,母亲的在场与否直接影响了父亲的教养投入———当母亲在场时,父亲的育儿投入水平要明显低于母亲不在场时父亲单独照顾孩子的情况,是母亲拒绝与父亲共同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降低了父亲的育儿投入水平。

此外,还有更多研究都说明了:

母亲的限制性评价和行为对父亲育儿的投入产生了负向阻碍作用,表现出一种拒绝特征。

也就是说,妈妈对爸爸做出的差评越多,就越会陷入一种负面循环:妈妈一边呼唤爸爸的在场,一边对爸爸育儿施加限制,而越是拒绝爸爸的参与,妈妈的育儿投入就越多,妈妈的投入越多,就更加剧了爸爸的逃避和缺席。

3

如何破局?

作为同时肩负着“打工人”和“守门员”重任的母亲,深深理解女性在不断被挤压的社会空间中表现出的养育焦虑和急躁,为了避免在自我内卷的怪圈里越陷愈深,是时候打开门,把爸爸请进来了。

早期的“妈妈守门员效应”集中于对其负面影响的研究。近期的心理学研究则为我们提出了更有建设性的建议,即“开门效应”。

母亲的评价对父亲的自我评价具有调节效果,随着母亲对父亲价值认可度的增加,父亲对自身育儿投入的价值感也相应地增加。同样,母亲的鼓励可以加强父亲的非传统性别观念与高质量的父亲教养投入之间的关系。

说白了,好老公和好娃一样,都是夸出来的。

美国天普大学心理学院的一项研究(Fagan & Cherson,2015)基于母亲对父亲的育儿影响,提出了“守门员效应”的两个积极行动指导:

鼓励

,指的是母亲支持父亲完成他们为自身设定的育儿目标;

促进

,指母亲出于自身的考虑为父亲布置任务,努力尝试提高父亲的教养投入水平,而不是支持父亲自身的教养目标。

特别是在中国的传统里,“男主外”是个深入人心的观念,所以在家庭生活中,中国爸爸的感情调动与表达往往就更是羞涩,有时甚至是隐蔽的。因此对于带娃这件事,有时候爸爸们并非不想管,而只是对这项略显生疏的“业务”有点不知所措,他们需要一点来自妈妈的鼓励,和有效的指导。

4

永远的伴侣

说到底,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确是我们把TA带到这个世界上,但TA终有一天也要离开我们,拥有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让TA享受更好的教育,给TA最好的资源,也是为了陪伴TA一程,帮助TA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孩子不是爸爸或者妈妈任何一方的附属品,更不是一件“作品”。

我们与孩子最终的关系,注定是:分离。

而夫妻双方却是我们彼此一生的伴侣。心理学上有几种为家庭周期分阶段的方式,但不论前期如何划分,最后的这个家庭阶段,都是子女离开以后夫妻回归二人世界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方离开人世。这是家庭生命周期中最长的一个阶段,可能要持续30年以上。

中国是一个儒家伦理观念很深刻的国家,加上独特的“高考”机制的压力,让我们常常觉得孩子才是一个家庭的重头。这可能跟我们的直觉不太符合,但夫妻二人的单独相处在一段婚姻关系里占的比例才是最大的。

好的亲密关系的榜样胜过千言万语的教导,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倡导父母清晰分工的协同式家庭教育,鼓励父亲为自己设定可执行的育儿目标,并在配偶的配合下共同完成,正是强调一种稳定婚姻关系为孩子带来的良好发展。

而爸爸的表现如何,这张投票权,说到底还是攥在妈妈们的手中。

看到这里,手机前的妈妈是否也该微微一笑了——

毕竟,科学研究都已经表明:

你们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毫无疑问的核心领导啊。

参考资料

《母亲守门员效应———概念结构、理论解释与研究展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No.6

《父母冲突干预方案及对家庭和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No.6

《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成长》,《外国教育研究》,2006, No.11

Nora Szabo et.al., Understanding human biparental care: Dose partner presence matter?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2011

·

版权归洪恩教育所有,转载请留言。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