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爸爸妈妈们小时候怎么“享受”假期?

时间:2021-09-02 20:17:03来源:舜网-都市女报

对不同年代的人来说,记忆中的假期生活各有特色。在那段作业不多、孩子散养的岁月,假期来临,孩子们都去哪儿了?记者采访了70后、80后、90后不同年代的家长们,一起来听听不同年代人的假期回忆。

70后没上过一天辅导班

讲述人:洛钰

作为教师子女,70年代末出生的我,小时候没有上过一天辅导班。

不上辅导班的原因很简单。80年代初期,在家乡那个小城里,辅导班如凤毛麟角,想报合适的辅导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二来,做小学老师的母亲和在教育局工作的父亲,认为学校教育完全能把自己的一双儿女培养成才,学业辅导,他们自己就能搞定,而唱歌跳舞,在学校学学就好,没必要花钱去学。

所以,每天放学后,只要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剩下的时间都归我自己支配。印象中,小学时的作业并不多,语文都是抄生字、组词,数学就是各种算不上多复杂的计算题,至于英语,那是上初中才学的课程。所以每天都有大把的时光尽情玩耍:共享一下小人书;喊上三五好友跳皮筋、丢沙包、捡石子、翻绳;如果伙伴多,就玩玩如老鹰抓小鸡、丢手绢、木头人、警察抓小偷等。每天都玩到满头大汗,玩到妈妈喊着回家吃饭,还依依不舍。

在70后的记忆里,小时候的周末只有一天,就是星期天。如果不回乡探亲,我会跟着教育局大院里的大孩子们一起四处撒欢。春天,摘榆钱、“够”槐花,迎着和煦的春风,瞒着父母在县二中两三米高的院墙上健步如飞;夏天,摘桑葚,挽起裤腿,到汽车站后院的荷塘里偷偷摸摸地摘荷花,掐莲蓬;秋天,到城边砍完玉米的田地里逮蚂蚱,寻找一种葡萄大小、能散发淡淡果香味的果子“马泡”,放在手里像玩文玩核桃一样把玩,这是儿时一种来自田野的天然玩具;冬天,有雪的日子里就在院子里堆雪人,否则就到二中后边的北湖溜冰。如果天太冷,不愿意出门,还可以尽情享受父亲在煤炉上烤得香喷喷的红薯……

70后的童年,还不能天天吃肉,衣服也大多是妈妈手工缝制,如果能有一两处绣花就已堪称精美。但平凡的日子,却在如诗如歌的四季里静静流淌而过……

80后“自由”掌握在我手中

讲述人:更更

对80后来说,自己上学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结果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婚也结了,孩子也有了,最烦恼的事情从自己的学业换成了孩子的学业。身为80后,既有20多年前的上学经历,也正经历着送孩子上学的困扰。

两个时代的对比,确实非常鲜明:80后上学时,家长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少,而如今的孩子上小学,首先感受到压力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绝大部分家长都处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中。

20多年前的假期,“自由”依旧掌握在我们手中,父母从未强制过我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虽然彼时“补习班”已经出现,但上的人并不多,只有班里个别家境好的同学才会进行额外补习。自己不想去,父母也不会勉强。

上补习班不多,就相对轻松吗?其实没有辅导老师,自己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不少,需要买课外书籍练习,自己摸索、吃透它,因为父母帮不了你,更没有什么软件协助。有时候做一道数学压轴题,一个小时都没解出,那真心是抓心挠肺的难受,实在太困,定个闹钟凌晨三点起来再破解,这样的日子不在少数。

80后的我们,就是大人眼中的独苗苗,更是社会眼里的“温室里的花朵”。其实回想自己的童年,也充满着欢声笑语。尽管我们没有兄弟姐妹,但我们有一群年龄相仿的邻居。跳房子、打弹珠、抓知了、滑旱冰……还有上课时,和同桌趁老师往黑板上写字的空隙偷吃零食,同学间递小纸条、画三八线、给老师起外号等,这些都是80后的童年回忆。

现在80后长大了,我是比较“拒绝”再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应试教育式的补课,转而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一项体育项目、体验拼装机器人……小孩子不仅玩中有学,我也更乐意把钱花在真正的“寓教于乐”中。

90后少年宫里的“吹拉弹唱”

讲述人:王琦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长们除了注重孩子的衣食住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挖掘孩子的兴趣,想把孩子培养成有一定艺术特长的人。有需求就有市场,校外的各种特长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尤其是各大少年宫,成了孩子们放学后和周末的聚居地。

1993年出生的我,从幼儿园开始,少年宫成了我和小伙伴放学后最常去的地方,拉丁舞、唱歌、山水画、书法班……少年宫开设的特长班我几乎上了个遍。值得庆幸的是,妈妈并没有让我考级,纯粹就是为了培养兴趣爱好。常常是我在这边学着拉丁舞,中间休息的时候,发现隔壁教室有自己的同学在学画画。我对这种特长班并不排斥,因为没有什么压力,周围也都是相熟的同学、伙伴。不过,这种兴趣特长班我都没有坚持太久,最长的书法班,也只上到了小学六年级。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与语数外相关的各种学科辅导班开始走进我的生活。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特长班都是在非周末时间,学科类的辅导班也顶多在周末上半天,每逢周末,还是有充足的时间和小伙伴一起尽情玩耍。

毕业后,我入职一家事业单位,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让我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小时候学的吹拉弹唱、拉丁舞、绘画、书法等陶冶性情的才艺,也早被丢到了爪哇国,没了兴致。

我身边很多已经做家长的朋友,让孩子学特长再考级,继而参加比赛,家长累,孩子更累。不过,目前我只是位“准家长”,如何为孩子规划发展,需要等等看。

(本报记者 周瑛 张晓园张梦雯 赵世彩 整理)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