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爱,让我成长——一个博士后妈妈的育儿经

时间:2020-09-07 10:16:36来源:齐鲁壹点

文字&摄影|流苏

周末,整理书籍和音像制品,竟然翻出了儿子三岁时候的录音带。我如获至宝,赶忙把闲置已久、早已束之高阁的录音机找出来,迫不及待的按下播放键: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诚实’,从前……”

“我给大家背诵儿歌吧……大马路,宽又宽,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停一停……排座座,吃果果,幼儿园里朋友多,你一个,我一个,小朋友来晚留一个。”……

听着录音机里飘出的那稚嫩、清脆、悦耳的童声,还夹杂着些须含糊不清的吐字、以及偶尔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急促喘息声,一个活泼可爱、聪明帅气、顽皮淘气的影像蓦然出现在眼前,这是儿子小时候的录音,由于时间久远,磁带老化,声音有些断断续续的了。这么珍贵的录音带我竟然没有保管好,很是自责。于是,立刻电话联系一家音像制作单位。听了我的诉求,人家在电话那端说可以刻录成光盘,但效果不敢保证,要看到录音带后方能确定。

还好,有补救的希望!一颗愧疚的心才稍微好受点。事不宜迟,放下电话,立刻驱车前往。

孩子是上天送给女人的最好的爱的礼物,是女人生命中的天使。这是每个养育过孩子的女人都应该会有的感受。孩子无论美丽、丑陋,健全、残缺,出众还是平庸,年幼还是老迈,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在,他就永远是你心中的那个太阳和那枚月亮,是你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瑰宝,是你活在世上的全部快乐、所有骄傲和一切财富。因为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他的生命与你休戚与共、血肉相连——他的血管里流淌着你的血液,有着与你相似的容貌、表情,甚至性格几乎是一样的善良和固执。你将所有的青春与爱情、梦想与智慧都倾注给了他。

曾记否,你哼唱着摇篮曲听他咿呀学语,你牵着他的一双小手蹒跚学步,你微笑着站在一旁拍着手掌看着他摔跤、独自爬起,你默默无语深情的拥抱安慰着他受伤的心,你拍拍他的肩头列着嘴角开心着他的开心……他的声音是你耳畔最美的旋律,他的笑靥是你眼中最美的画卷,他的烦恼是你心中最纠缠的绳结……

记得跟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谈论最多的话题总是孩子。做了母亲的女人可能都是这样吧,孩子是她的生命,是她生活的全部。每当说起自己的孩子,每一个做母亲的总是喜上眉梢,滔滔不绝,一脸的春风得意,一脸的阳光灿烂。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觉得过日子其实就是过的孩子。

由于儿子一直比较优秀(现在已是博士后),因此,朋友一见面,特别是年轻的妈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我讨教培育孩子的真经。

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教育方法,总结起来,无非就是用心爱孩子、注意言传身教、与孩子交朋友,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当一个知心妈妈。

我曾对我的朋友及同事笑言,我在教育孩子上最引以自豪的有两点,一是培养出儿子一个水果肚子,所以,孩子身体健康,出落的玉树临风;二是让儿子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所以,孩子心态积极,始终微笑面对生活。简言之,注重身体与精神食粮的科学供给。

现在的父母,总爱抱怨孩子挑食、偏食、不好好吃饭、不愿意吃饭,身体的抵抗力不强,爱生病等等。因为时间、精力等原因,一些做父母的,不但对自己的一日三餐不在意,甚至连孩子的饮食也大意了。经常看见的是在电梯间、在路边、在车上、在小摊小贩的吆喝声中,孩子们手里拿着面包牛奶或者汉堡,就着飕飕的北风大一口、小一口的吃着,一脸落寞、茫然、木纳的表情。难怪孩子不愿意吃饭,身体抵抗力不强,爱生病呢。我的厨艺是自从有了儿子以后,逐步开发、锻炼出来的,虽够不上几级厨师的水平,但家人和朋友聚会时,也是能够露一小手的。记得儿子小时候,我从来没有带孩子吃过一次洋快餐,什么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等,直到现在,儿子一说起此事来,还一脸的苦大仇深呢,呵呵。不是自己没时间带孩子去,更不是抠门舍不得花钱,而是一种生活观念所致。

在孩子的饮食上,我历来主张新、鲜、杂、色、味、美六位一体的原则。新,就是时令,紧跟时令,什么季节吃什么季节的食物;鲜,就是自己动手做,很少吃门市经过二次加工的食物;杂,就是品种繁杂,尽可能多的摄取五谷杂粮和各种蔬菜水果、讲究生熟搭配,冷热搭配、荤素搭配;色,就是在食物蔬菜的选择上尽可能的多色、五颜六色;味,就是饭菜的口味,尽可能的酸、甜、苦、辣、咸、麻都俱全,经常调剂口味;美,就是饭菜的造型,主食的花样变换和各种菜肴的拼盘造型,都很有讲究和学问,做到量少样多,精致而营养。试想,面对一桌色香味美的饭菜,也许不至于人人都垂涎欲滴,但一定没有人不口舌生津吧。

现在的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生日以及孩子取得的成绩的奖励方式,大多是给予物资鼓励,动不动就是奖励金钱,或是买玩具,或是带着孩子到肯德基等洋快餐店饱餐一顿,或是到公园游玩一番。当然,这些都是应该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却忽略了对孩子的精神奖励,淡忘了给孩子的精神补养。记得,从小,我就给孩子订阅漫画刊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报刊杂志的订阅种类。孩子每年过生日,给他准备的生日礼物中,书籍是首当其冲的礼物。我和先生无论谁出差,回来时都会带给孩子一些书籍和音像制品作为礼物。平日里,每个月都会n次带孩子去逛新华书店、去图书馆和泡阅览室。特别是夏天,每天晚饭后的散步时间,我们都会雷打不动地带着孩子去街头路边的图书地摊寻淘宝贝,每次都不会空手而回。

在家里,更是营造了一个看书学习的良好氛围。书房、客厅、餐厅、卧室、阳台,甚至卫生间马桶旁边都有书的身影和栖息地。我与先生都爱看书,喜欢舞文弄墨。我喜欢经常的在键盘上随性敲打一些零散的心情文字;先生则喜欢挥毫泼墨,在宣纸上描摹山水、写意春秋、走笔隶楷行草。儿子则在电脑用户名的注册上,慷慨地给我们分别冠以作家和画家的头衔,他自己则是音乐家的头衔(嘿嘿,一不留神,我们三口之家竟然变成了艺术之家了哈)。

记得塞缪尔·斯迈尔斯在《品格的力量》这本书中说,优良的家庭风气是一生的财富。他说,人,无助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完全依靠周围人的养育和教化。从他最初的呼吸开始,他的教育就开始了。斯迈尔斯还说,“如果你是父母,那么你就必须认识到:孩子,因为你的教育而伟大!”的确是这样的。

善良、正直、有爱心,有责任心,一直是我们对孩子品性塑造的首要。记得有这样一件事情——大学时,儿子曾借200元钱给同学救急。当我们从孩子口中知道那个同学贫寒的家境后,就在电话里对孩子说,权当我们资助他,告诉同学不用还钱了。儿子却不赞同我们的想法。他说,不能这样说,也不能这样做,这样会伤害别人自尊心的。儿子是这样处理这件事的,他对同学说,“你先用着,不着急还我,什么时候有就什么时候给我,若需要我的地方请一定告之。”儿子说,“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但凡有人格尊严的人,都不希望别人施舍,更不希望被人怜悯。若不让其还钱会引发同学的自卑感,会让其有屈辱感,这种语言和行为在某种意义上都会直接伤害一个人的自尊,虽然你可能是无意识的,甚至是好心,但伤害却是实实在在和显而易见的”。

“不委屈自己,也不要对不起他人”,这是我们平时叮咛告诫儿子的话语。儿子的这种善于换位思考和关爱他人的慈悲心怀,让我们心生喜悦。

光阴流转,岁月如歌。不经意间儿子由一个啼哭的婴儿变成了一个翩翩少年、进而变成一个独立的男子汉。我却忘不了曾经的那一幕幕——那一声声娇弱的啼哭是如何将我从美梦中唤醒,让我学会了责任;那稚气的无忌童言是如何令我震惊和喜悦,让我学会了真诚;那执拗的坚持是如何使我惊诧和动容,让我学会了赏识;那清澈的眼眸、单纯的快乐,是如何触动我的心弦,让我对生命生发出诸多的体会和感悟。

是的,不论光阴怎样老去,岁月怎样沧桑,只要想到孩子,心中就会立刻充满了爱与激情。

记得儿子三、四岁的时候,带他去公园游玩,看到许多漂亮的花朵,于是我就俯身低头去闻那簇簇娇媚的花朵,儿子当时的话语让我记忆犹新——“妈妈要小心啊!长得好看的花有毒的”。

“为什么呀?”、“你怎么知道的?”我扭头看着他那稚嫩、天真的脸庞,一连串诧异的问。

“就是呀,表面上好的,一般心眼都是坏的呀。就象电视上那些漂亮的女特务心肠都不好一样啊”……师法自然。孩子居然也会触类旁通了!由此,我相信,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言传身教的,也是寓教于乐的,更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听到儿子这样的话语,我不由的将儿子紧紧拥抱在怀里……

拥抱,对于西方国家是“家常便饭”,而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却很难得见到。也许小的时候,父母会经常主动地去拥抱自己的孩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家长却鲜有这样温暖的举动了。国人传承的是古老思想,我们的身体失语太久,我们只能把心思写意为拥抱阳光,拥抱春天,拥抱未来,拥抱一切虚幻的东西,却不敢拥抱有血有肉的亲人和友人。

与孩子拥抱,一直是我引以为荣、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从孩子小的时候,我就养成了与孩子深情拥抱的好习惯,形成了温暖拥抱的绅士礼仪。通过拥抱,让孩子知道他很可爱;通过拥抱,让孩子懂得他很重要;通过拥抱,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爱别人;通过拥抱,让孩子学会把爱和温暖真实、真诚地传递给他人。

据心理学资料表明,拥抱是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据说,那些经常被拥抱的人,心理素质要比缺乏拥抱的人健康许多。所以,拥抱,我一直认为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因为,从心灵和身体流淌出来的默默情怀,会胜过千言万语的表达。通过拥抱,会让孩子内心充满爱意、仁慈、善良;通过拥抱,会让孩子心中溢满关怀、爱护、给予;通过拥抱,会让孩子拥有信任、尊重、力量、柔情和阳光。

拥抱是美丽的,拥抱会使人心情舒畅,拥抱会令人意气风发。如果你爱你的孩子、爱你的爱人,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那么请你学会温暖的拥抱、大方的拥抱、深情的拥抱、经常的拥抱吧。

都说“儿大不由娘”,是指孩子长大以后,易产生逆反心理,听不进父母的话语,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会出现瓶颈。对此,很多家长都深有同感。孩子长大以后,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容易与父母产生隔阂出现代沟。这个时候,问题不是出现在孩子的身上,大多是出现在父母的身上。毕竟,孩子是在不断成长的,身体、思维和能力,都在一天天的成长与成熟。若父母一味地继续沿袭使用原来那种对待小学生的“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方式——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对待孩子,一定是适得其反,甚至会反目成仇,只能促使矛盾激化。

俗话说,以不变应万变。沟通交流是亘古不变的,变的只是方式方法。如,偶尔一次面对面的促膝谈心,有时相互写写书信见字如面的坦诚交流,时常三言两语的留字条提示提醒,隔三差五地剪辑搜集好的格言和精短哲理文章悄悄的置于案桌前,再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工具拓宽沟通交流渠道,即每天或手机短信息,或QQ离线留言(那时候还没有微信)……这些方式的变化,会给孩子耳目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给孩子更多冷静思考的机会和给孩子另辟一个学习的新蹊径。

爱象潮水,有涨有落,但永不止息。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不停运动和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如此,成长已然,爱当亦然 。

感谢儿子,给了我学习、成长的机会。学会了如何做母亲、做你的朋友,成长为一个懂得生活、知道感恩、乐观自信、优雅贤淑的知性女人。

感谢爱,给了我重新认识生命、涅磐的机会。让我从一个娇气柔弱的女子迅速成长为一个慈祥的妈妈、厨艺精湛的保姆、编外的辅导老师和与你谈笑风生的挚友。

爱,让我成长。让我真正懂得和体味了爱、责任、给予、包容、理解与无私的内涵和滋味。

我曾经零距离地搀扶、引导他成长,也必将远距离地关注、欣赏他成功。

——祝福你那可爱的前途光明!我的孩子。

壹点号流苏随笔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