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带着妈妈去了产后康复科……

时间:2022-04-06 10:17:24来源:齐鲁晚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小蒙 实习生 李梦涵 通讯员 孙方雷 孙硕

年过半百,妈妈来到产后康复科求助

 从来没想到有一天会带着我妈去产后康复科,更没想到她十几年的坐骨神经痛就这样好了。

我妈屁股疼、腿麻十几年了,打从我记事时候就有她经常贴膏药,戴护腰,症状厉害了就去理疗,每每医生嘱咐“静卧、注意休息时”她也是口头答应着,转头就忙碌起来,毕竟一大家子还指望着她呢。

产后42天复查时,我妈陪我一起去了盆底诊治与产后康复科,检查的医生很温柔,也很仔细。讲解检查报告时,让我妈进入了诊室,把查体结果非常认真的给我俩讲解了一遍,然后给出了适合我的康复方案,说到“梨状肌综合征”时,越听越像我妈妈的症状,便问医生“老年人也会有这种情况吗?”医生解释道,这种情况在临床非常常见,妊娠分娩造成的影响可以终身存在,会随年龄增长变的越发严重。出于对这位医生的信任,妈妈很配合的做了系统评估和相应检查,排除了骨性因素,妇科检查时她突然说了句“医生,我就是这里疼,但是从来没有人查到这里”。总算是找到了疼痛的真正病根了,我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虽然我和妈妈都是梨状肌综合征,但是医生为我们开的康复处方并非完全一样,即便都有手法治疗,按压的方式、时间、力度也完全不同。最后我们的问题都完美解决了,只不过妈妈的康复周期更长一些。治疗周期结束时,医生又非常详细的交代了日常注意事项和家庭康复方案。

你不了解的梨状肌

梨状肌起于第2-4骶椎前方,分布于骨盆的内侧面,经由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转子后方,协同其他肌肉完成大腿的外旋动作。臀部、腰骶部疼痛是梨状肌综合征最常见的体征,患者往往自觉疼痛位置较深。由于坐骨神经在经过坐骨大孔时行于梨状肌下方,因此梨状肌损伤常导致坐骨神经卡压症状,痛疼可向同侧下肢后侧或后外侧放射,伴有小腿外侧麻木、会阴不适等,久坐症状明显;排便、咳嗽、运动时因腹压增加而使患侧肢体的窜痛感加重。严重时臀部可出现“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不能坐卧,影响日常活动。

孕期压迫是导致产后梨状肌综合征的最常见原因。孕期子宫从“鸡蛋”缓慢变成圆圆“大西瓜”,重量增加,体积变大,对骨盆侧壁肌肉长时间持续挤压,梨状肌损伤后,局部充血水肿或痉挛,导致梨状肌肥厚压迫坐骨神经而出现症状。其次,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解剖关系发生变异,也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迫或刺激而产生梨状肌综合征,出现一系列症状。部分患者既往有外伤史,如闪、扭、跨越、站立、肩扛重物下蹲、负重行走及受凉等,也是产后梨状肌综合征发作的重要诱因。

某些其他疾病如:盆腔炎,骶髂关节炎等波及梨状肌,有可能影响通过梨状肌下孔的坐骨神经而发生相应的症状。

山东省首家开展梨状肌综合征多手段综合治疗的产后康复中心,疗效显著  

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传统的非手术疗法很多,包括局部封闭、肌注、理疗、针灸、推拿等。这些治疗方案作用靶点多是浅层肌肉组织或者坐骨神经,并无实质性干预臀部深层肌肉,病变梨状肌腔内部分持续缺血、水肿造成症状反复不愈。因此这些治疗手段可以即时缓解症状,但是很容易复发。

针对孕期及产后出现的梨状肌综合征、骨盆带周围肌肉酸痛及性交痛等盆底肌筋膜综合征的症状,盆底诊治与产后康复科采用独有的腔内手法按摩,配合经皮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改善局部肌肉血液循环,消除水肿,促进炎症吸收,松解受损肌肉。目前我科又引进了盆底康复新技术Magneuro功能磁刺激仪。磁刺激时,磁场是透过机体的,肌肉、骨骼等不良导体对脉冲磁场进入人体没有衰减作用,因此磁刺激与传统电刺激技术相比,可达更深的组织,刺激范围也更深、更广范。将磁刺激线圈置于骶部,直接刺激骶神经节来调节骶神经的功能,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磁刺激不需要介质,可直接穿透骨骼、肌肉、脂肪组织、皮肤、衣物、或石膏这些高阻抗值的结构,真正做到无痛、无侵入的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盆底新型康复技术。磁刺激和电刺激的联合使用,正式开启了盆底电刺激和骶神经刺激的双模式治疗,该治疗见效快,痛苦轻,可以减轻患者臀部、骶尾骨、髋部、耻骨联合、大腿根、腹股沟、骨盆带周围疼痛症状。

如果您也正在被臀部、骶尾骨、髋部、大腿根等骨盆带周围疼痛所困扰,欢迎到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盆底诊治与产后康复科咨询、就诊。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