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这些电视剧里的奇葩妈妈,看得我整个人都方了

时间:2020-10-29 08:17:27来源:时尚芭莎

前几天刚播的《亲爱的麻洋街》大家看了吗?

相信看过的小伙伴们一定对马晓晓的妈妈“印象深刻”吧!

没错,这位妈妈正是之前“苏明玉”的妈妈(也是《知否》里拆散小公爷和明兰的齐衡妈),在《亲爱的麻洋街》中,这位妈妈又来了,虽是不同的作品,却演绎了同样让人窒息的妈妈。

在剧中,马晓晓的妈妈牛自莱(陈瑾饰)就是严厉专断的代表。

女儿马晓晓(谭松韵饰)是一枚妥妥的学霸,文理科学习成绩都很棒,但她自己特别喜欢理科,对理科的内容更感兴趣,可妈妈牛自莱却私自将晓晓从理科班改到文科班,并振振有词道:“女孩子学什么理科,学文科多好啊,将来找一个安稳的工作。”

得,换班就换了吧!后来转到文科班的马晓晓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被老师告知可以获得保送北大的机会,回家后马晓晓将这一消息告诉给父母,可是牛自莱在听见女儿要去北京读书之后却脸色大变。

按道理说,妈妈听见女儿可以保送北大应该是非常开心的,但是牛自莱却极力阻止女儿晓晓去北京念大学。因为她想到以后自己老了应该有所依,自己就两个女儿,另一个女儿不争气,于是一心希望马晓晓能够留在自己身边上大学。“我们就你们两个女儿,这达达我是指望不上她,她将来肯定也得靠着你,所以说你能不能不这么自私,也为我们考虑考虑。”

明明是自己自私,却说女儿太自私,这样的妈妈也太让人无奈了吧!

在牛自莱心里,她觉得是自己生养晓晓,那她就必须得听自己的,女儿学什么专业、交什么样的朋友、考什么学校就都得听自己的。你看,她明里暗里说的都是:“你别忘了,是我们把你培养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害,这熟悉的观点输出,“不愧是苏明玉式的妈”!请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打在公屏上!

不得不说,最近这几年在各类题材的国产电视剧里好像总少不了一个让无数人抓狂和窒息的母亲形象。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前段时间在《安家》中让我们恨得牙痒痒的“恶魔妈妈”潘贵雨(丁嘉丽饰)吧!

剧中,孙俪饰演的房似锦是房产中介的销售女精英,她雷厉风行,事业心很强,直言“没有我卖不出去的房子”,业务能力响当当。

但在“房似锦”这个含有前程似锦美好寓意名字的背后,却是一个让人心疼的故事:她其实叫房四井。

房似锦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她是家里出生的第四个女孩,她妈妈潘贵雨看到后就想把她扔到井里溺死,还好被及时赶来的爷爷救下,所以起名叫房四井。

小时候的她就学会了察言观色,不等妈妈抄家伙打她,她就开始跑。或许在别人眼里,跑步是为了健康,而她跑步却是为了命。

在她还上学的时候,她妈妈就想让她退学,要她出去打工挣钱,好供弟弟读书。在她家里,女孩是没有价值的,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挣钱给弟弟用。

童年的不幸让房似锦从小就缺失了母爱,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也成就了现在的她。在自己成年后,一个人到上海打拼,从住楼梯间到成为金牌经纪人,她靠自己的能力在大都市生存。

本以为能够摆脱原生家庭的折磨却依旧摆脱不了自己的母亲。

哪怕隔着很远,不在同一个城市,房似锦依旧要忍受着母亲“吸血鬼”一般的行为。

长大后,为了给自己的宝贝儿子买房,妈妈隔三差五就跟房似锦要钱,张口就要100万,只要敢说没钱,立马就买票到你工作的地方闹,只要一天不给钱就要天天到公司闹腾。

房似锦百般无奈,只好先转账给她20万,并写下了年底前再还80万的借条才得以脱身。

不过没过多久,妈妈就又出来作妖了。这不,替儿子要了首付还不够,还要月供,不给就在房似锦家门口打地铺,告诉邻居自己养了个白眼狼。

妈妈的胡闹被人拍了视频发到网上,房似锦被停职了,直到房似锦同意为弟弟付月供,妈妈才开口证明她的清白。

在看到和房似锦合租的徐文昌后,以为女儿已经结婚了,立马向他要巨额彩礼。

当徐文昌澄清了和房似锦是合租关系后,房似锦妈妈还不紧不慢地向他要自己女儿的名誉损失费,完全不顾及女儿的颜面。

小时候的房似锦于家庭而言是多余的,而长大后,她的存在不过是她家庭里的一个“提款机”罢了。

无独有偶,之前大热剧《完美关系》中的邦尼也有这么一个让人窒息的母亲。

邦尼的妈妈千方百计地护着儿子,千方百计地榨干女儿。对儿子是事无巨细,任何事情都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对女儿则是置若罔闻,除了要求女儿要为儿子各种付出。

在邦尼妈妈的眼中,女儿早就是从家中飞出去的金凤凰,手里攥着大把大把的钱,过着有钱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在家里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让女儿站在最前面自然是理所应当的。

但这些年邦尼是怎样一步步地走过来的,只有她自己心里最清楚。

邦尼上小学的时候,放学就被妈妈要求照顾弟弟;

她初中毕业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而家人却执意要她去上技校,要攒钱供她弟弟上大学,还好校长出面家人无奈才让她去上了高中;

邦尼在大学四年期间,妈妈没有给过她一分钱,从学费到生活费,甚至是上大学的路费都是靠自己打工赚来的,但是妈妈并没有因此而表扬她,反而还指责她,“认为女孩子不应该上大学,而是应该上技校学技术,将来找个好人嫁了就行”。

工作后为了在上海立足,邦尼做了很多兼职。她可以卖衣服、做家教、做直播,只要是能挣钱,她不怕苦不怕累,是个很有行动力的女孩。

就是这样一个周末去做家教、发传单,有空就直播赚钱的女孩在妈妈眼里是有钱却不顾弟弟的冷血人。

喏,其实这种妈妈还不在少数。想必看过《欢乐颂》的朋友都对樊胜美的妈妈印象深刻,重男轻女、咄咄逼人、欺软怕硬,让荧幕前的我们恨得牙痒痒。

《欢乐颂》里30岁的樊胜美没有一分钱存款,哥哥结婚的房子首付是她出的,还贷也是她,就连生孩子的钱都是她出的。

樊胜美的哥哥不学无术,每每惹祸,被父母逼着给他“买单”的人是她;为了帮助家里四处奔波却得不到家里人谅解的人也是她。

她妈妈每次从家里打来电话开口闭口都是要钱,“你哥又犯事了,汇点钱”,“怎么还没打钱啊”,不然就是时不时接受来自自己亲妈的辱骂:“白眼狼,你就不管你哥哥和你父母了吗?”

就是在父母兄长无穷无尽的索取中,樊胜美凭借着一颗坚强的心,从小地方来到大上海打拼,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出身不好的现状,努力从生活的泥淖中挣脱出来。

如果说樊胜美的可悲在于她有个严重重男轻女的妈妈和一事无成啃老啃妹妹的哥哥,那么苏明玉的可悲是明明家里有条件,但却丝毫不会分给她。

苏明玉也是成长于一个女强男弱的家庭。在她妈妈眼里,儿子是用来疼的,毕竟“养儿防老”,而女儿终究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父母不会把养老的指望放在女儿身上。

家里有任何好吃的首先会给两个哥哥,他们的早饭是火腿、鸡蛋、果汁和牛奶,而她只有泡饭和白开水。

大哥苏明哲要去美国读研究生,二哥苏明成毕业后需要找工作,苏母为了给两个儿子筹钱,果断卖掉了苏明玉的房间,让苏明玉连一个像样的住所都没有。

明玉的成绩本来是能上清华的,但是她妈妈为了省学费,让她放弃考清华的梦想去上免费的师范大学。

强势的母亲加上窝囊的父亲,最终逼得苏明玉从此只能自力更生。她靠着勤工俭学,读完了大学。此后的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努力打拼,成为公司的高层,活成了她自己想要的样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除了做一台毫无感情的压榨机,还有一波父母的常规操作是说出那句让孩子们泪奔的“我是为你好”。

《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宋倩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她对女儿英子的“管控式教育”俨然成为了女儿人生的主宰。

比如,在英子的卧室和客厅之间装上一面玻璃窗,以便自己可以随时监视英子的一举一动;

火锅零食麻辣烫,易上火的垃圾食品统统不允许,就连给英子买个油条豆腐脑都要问问老板用的什么油。

亲爹乔卫东大大咧咧“不着四六”,绝不让英子多接触;乐高玩具天文馆,坚决不能碰,一切都为高考让道。

再比如英子报志愿,宋倩坚持清华北大,因为在她眼里,女儿的梦想不过是幼稚的玩笑,自己的决定才是对孩子一辈子都好,可偏偏女儿更倾向选择航天专业排名第一的学校,将来实现自己的天文梦,于是在宋倩眼里,这就成了女儿想要摆脱她的“罪证”:“为什么报那么远的大学,是不是就想离开妈妈,不让妈妈管你?”

当宋倩带女儿去看电影,在观影途中,她得知英子早就看过了那部电影之后,她便果断地将女儿带出电影院并向她大声吼叫:“看过了一次,为什么还要来这里浪费时间!”英子哭着解释说:“我也是为了你高兴啊!”可此时已经陷入崩溃的宋倩向英子大吼着:“我不用!”

在宋倩看来,女儿的梦想和行动,必须要与自己设定的目标计划一致,她对女儿倾其所有的付出与自我牺牲,女儿要以百分百的顺从作为回报,否则她会声泪俱下地控诉:“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我为你放弃了多少我也想干成的事,我对你说过吗?”

母女俩不是没有温情脉脉的时候,只是宋倩对女儿温柔的告白里,也透着一股负担:“妈妈最爱最爱的就是你,自从你来到妈妈肚子里,妈妈就没跟你分开过,妈妈从来没觉得,你已经离开妈妈身体,更没离开过妈妈的心。”

这种“爱的告白”算得上杀伤力一级,她不仅让女儿无法再随心所欲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承担了苦命母亲的过去和将来。

宋倩对英子的爱与付出,英子是理解并感动的,她只是不希望自己的梦想和人生被母亲“以爱之名”绑架。

其实,不管是哪种“问题妈妈”,这些优秀的演员都给我们塑造出了一个个真实逼人且叫人代入感极强的角色,但是也将一幕幕沉重的现实带到了屏幕前:在家庭中,有些母亲的确很伟大,她们的影响可能治愈孩子终生;但相反,有些母亲或许真的并不合格,她们的影响可能需要孩子花一生时间去治愈。

你看,不是所有的家庭都其乐融融,不是每一组母亲与子女都能自然地表达爱、感受爱!

也许屏幕外的我们和电视剧中那些饱受原生家庭折磨的主人公一样,终其一生都在和原生家庭不断地撕扯、纠缠,而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阴影日后花再多的时间也很难抹平,但我们的人生,不应该沦为原生家庭的牺牲品。

就如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的那样:“童年决定了我们生命初期的质量,但成长却是我们一辈子要去完成的事情。”

我们探讨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并不是要一味去责怪父母,而是希望不幸的孩子们,在意识到自己和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之后,能够直面过去,接纳自己,和过去的自己和解,和内心那个缺爱的小孩和解。

或许我们很难完全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可真实的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带着缺陷与不完美前行,去开启每一段崭新的旅程!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