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九味书屋丨妈妈,我们家为什么没有大房子

时间:2020-10-29 20:16:22来源:贵州卫视

我们家为什么没有大房子00:00 / -

Play

看到知乎上有人提问:“家长该不该把自己家财政真正情况告诉孩子?”高赞回答来自网友“有梦想的小咸鱼”,她说,从小学开始,妈妈每月发了工资,都“账务公开”,存多少钱、用多少钱,母女共同计划开支。

妈妈说:“养你不成问题,供你读书也不成问题,你只管使劲读,不过糟践钱的事情是做不起的,咱没那个钱。”她清楚自家情况,知道妈妈工作辛苦,从不提无理要求。

继“我是从哪儿来的?”后,“我们家很富(穷)吗?”、“同学家有好多房,我们家为什么没有大房子?”成了又一个难倒家长的问题。此时,家长大都内心戏丰富:孩子为什么会这么问?发生了什么?我该怎么说?说穷会不会让孩子自卑?说富孩子会不会乱花钱?

多数家长一方面有意无意地隐瞒家里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能从小培养正确的金钱观念和理财能力。

那么,到底要不要告诉孩子家里的真实情况,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闺蜜说过她儿子小时候的趣事。小学入学时,老师让孩子回家告诉父母交校服钱。闺蜜把这事给忘了。交款期限最后一天,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儿子提醒了她。

闺蜜跟儿子开起了玩笑:“是哦,校服钱还没交,家里没钱了呢。”儿子顿时一脸惊恐:“我们家没钱了?那怎么办?”闺蜜佯装苦恼:“我去你舅舅家借钱吧。”孩子忧心忡忡,临进校门回头交待一句:“妈妈,你别忘了去舅舅家借钱。”

放学的时候,得知校服钱已交,儿子如释重负地舒展了一个笑容,懂事地说:“以后我不喝牛奶了,省下钱来还舅舅。”闺蜜说,她当时既忍俊不禁又有些心酸。心想,要是真穷成那样,孩子该多可怜。

在穷养还是富养的问题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个观点受到大部分家长肯定。但是,如果一味隐瞒家庭经济状况,试图通过哭穷来激励孩子发奋图强,却往往会发生另一极端问题:孩子自卑、不自信,做事畏首畏尾,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网友sp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父母一直隐瞒家里的经济状况,他从小就以为家里很穷。上大学的时候,他的衣服、鞋子,全是穿亲戚家用剩下的。生活费更是按最低的需求给,涉及到要花钱的活动他就不敢参加。大四考研,没考上公费学校,他放弃了自费研究生学习。

直到他工作后,才知道家里不但不是他以为的那么穷,甚至略显富足。他感到很难过,对父母很失望。而金钱观念已扎根在他心里,虽然月薪过万,仍不舍得花,一件衣服超过200元就觉得自己不配有。哭穷会让孩子承受强烈的精神压力,让他没有安全感,感觉自己不配得到赞许。

美国儿童财经教育专家威里尔德•斯塔华斯基指出:“即使你家产丰厚,你也不必让孩子以为他们可以想要什么有什么,或者到左邻右舍去吹嘘。如果你家钱紧,你也不能让孩子担心头顶没瓦、碗里没食。”从小就不能得到来自家庭的支撑,又怎么有力量去开创自己的天地?

相反,也有许多父母小时候饱受家庭贫寒的苦,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后,就绝不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甚至有些家庭并不富裕,也是自己紧衣缩食,尽力满足孩子的需求。朋友小林夫妇是普通工薪族,小林平时很节俭,对儿子却是有求必应。从小儿子要什么就有什么,“再苦不能苦孩子”是她的口头禅。“我真后悔,不该这样宠着他。”

最近,小林儿子提的要求越来越分,名牌衣服、鞋子,苹果手机、电脑,小林力不从心,儿子却不依不饶。小林儿子有过分的要求不只是因为小林夫妇从小的溺爱,还有大人之间攀比心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去年暑假时,一个同事带孩子来单位,孩子脚上的耐克鞋被另一个同事认出来:这双鞋要3000多呢,还是限量版!引得同事们纷纷围观,并夸赞:贵的就是贵的,穿上就是不一样。孩子从妈妈眼里看出了神气,从阿姨们眼里看出了羡慕,虚荣、攀比心理便在心里发了芽。

如果遇到比自己家条件更好的,孩子就会主动去比较,并向父母提要求,满足他的虚荣心。金星说过:“孩子是单纯的,只知道天气冷了我要加衣服,如果大人不去说,孩子根本没有名牌意识,孩子穿名牌只不过是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所以,孩子的虚荣心、攀比心都是大人培养出来的。

一项关于“个人理财方面的知识水平”的调查显示:4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金钱观”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日本人有句教育孩子的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让孩子懂得付出才会有收获,对人生有更多期许,而不是坐享其成,成为金钱的奴隶。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传给孩子的不能仅仅是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