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妈妈说要捐肾给我,我舍不得”

时间:2021-12-23 16:16:34来源:环球网

大学刚毕业的儿子突患重病

需要做肾脏移植

因是“熊猫血”

配型难度大

同为“熊猫血”的妈妈

决定割肾救子

并为此减重5公斤

妈妈努尔古丽(化名)爱子深切。记者胡冬冬 摄

22日,妈妈即将康复出院,医护人员给他们送上鲜花,庆贺重获新生。儿子红着眼睛表示:“是妈妈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以后一定好好孝敬她!”

大学刚毕业

小伙突患重病

这对母子来自新疆吐鲁番,妈妈努尔古丽(化名)今年48岁,儿子麦尼亚孜(化名)23岁。今年2月,麦尼亚孜因痔疮住院,做术前检查时,医生发现他血肌酐值超过500umol/L,是正常范围的4倍,肾功能已经严重受损。

“当时,我刚刚大学毕业,开始实习,全心扑在工作上,压根没意识到病情严重。”麦尼亚孜说,他以为吃药、打针就能痊愈,和妈妈辗转多家医院求治后,逐渐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肾脏损伤不可逆,只能做透析或者换肾。

夏志平医生检查麦尼亚孜(化名)伤口恢复情况。记者胡冬冬 摄

今年6月复查时,麦尼亚孜的肌酐值超过正常人10倍,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不得不开始做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要做4小时。他的身体对透析反应很大,每次做完透析,都会全身疼痛、感觉恶心。

病情还在不断加重,最严重时,麦尼亚孜血肌酐值超过1200umol/L,并发心衰,呼吸困难,全身疼痛、寝食难安。妈妈整夜把他抱在怀里,让他能更好地呼吸,同时不停做按摩、缓解疼痛,一晚上仅能睡一两个小时。

“儿子才23岁,这么年轻,还有大好前途和很长的人生,一定要努力想办法救他!”看到儿子年纪轻轻却不得不与病魔斗争,努尔古丽心疼不已,决心要为儿子争取肾移植的机会。

“熊猫血”配型难

妈妈决定割肾救子

10月初,在病友推荐下,母子俩赶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求医。该院移植医学中心活体肾移植组副主任医师夏志平接诊后,建议他们进行亲属间活体肾移植。

原来,麦尼亚孜是B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很难等到合适的公民去世后捐赠的供体肾,而妈妈也是B型Rh阴性血,亲属间活体肾移植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救治办法——

不仅组织配型的适合程度高、移植手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几率较低,器官供体质量也更高,可以提高亲属活体器官移植受者及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率,手术整体费用也相对较低。

母子俩住进同一间病房。记者胡冬冬 摄

“妈妈说要捐肾给我,我心里很难接受。妈妈快50岁了,平时工作也很辛苦,我舍不得。”麦尼亚孜告诉记者,母子俩为捐肾的事情讨论过多次,妈妈态度异常坚定。最终,他无奈妥协。

为做手术减重10斤

她的肾在儿子体内“工作”

母子俩配型成功,努尔古丽的肾脏功能、形态结构适合捐献。但她当时体重75公斤,BMI(身体质量指数)达31,而肾移植手术要求BMI必须在30以下。

为了满足手术条件,努尔古丽一边照顾儿子,一边跑步、节食,两个月内减重5公斤,BMI降至29左右。

12月8日,母子俩住进中南医院移植医学中心的同一间病房。

12月14日下午,中南医院移植医学中心主任叶啟发团队经过近5个小时手术,将妈妈的健康左肾移植到儿子体内,成功完成了湖北省首例“熊猫血”亲属间活体肾移植。

夏志平医生检查努尔古丽(化名)伤口恢复情况。记者胡冬冬 摄

术后,努尔古丽恢复得很理想,她捐出的肾脏也在儿子体内正常工作,麦尼亚孜的肌酐值很快降到100umol/L多。今后,他们可依靠体内唯一的肾脏来完成代谢功能。

12月22日,努尔古丽达到出院标准,夏志平医生和护士长徐艳等医护人员将两束鲜花分别送给母子俩,祝贺他们重获新生。

活体捐献有严格要求

并非随意可捐

“近两月来,已有8位患者和家属咨询活体肾移植,目前已做两例,另有1例在讨论阶段。”夏志平告诉记者,活体器官捐献有严格要求,并非随意可捐。

他介绍,我国对活体器官捐献有严格要求:

捐献者需自愿捐献;

需通过配型;

捐献者与受者双方关系限结婚3年以上或婚后已育有子女的配偶,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因帮扶等形成的亲情关系,比如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

需征得所有家庭成员同意,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在此过程中,捐献者随时有反悔的权利。

面对捐肾救子,父母们体现出浓浓的爱心和勇气。他们的奉献让父爱、母爱得到升华,让生命得以延续。

夏志平提醒,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症状很隐匿,即使偶尔感觉犯困、身体乏力,也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症状再来确诊时,往往已到晚期。

市民平时要重视体检,积极关注指标变化提示的疾病征兆,尽可能早发现、早干预。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