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学生心中的“韩妈妈”:燃烧自己 把学生托举成风景

时间:2021-11-05 20:16:37来源:都市时报

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我们周围总有一些让人肃然起敬的人。他们,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一方,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岗位。爱岗敬业,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质。今天,让我们走近几位这样的人,听听他们的故事。

黄昌军

扎根云岭大地 给烤烟“治病”

▲黄昌军在田间调查(图中白衣蓝帽者) 受访者供图

黄昌军,男,40岁,中共党员,留美博士后,现为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云南省技术创新后备人才、云南省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科技厅科技人才专家、云南省烟草育种创新团队骨干成员。

黄昌军在浙江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留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留美期间,他切身感受到了中美农业科研领域之间的巨大差距,坚定了学成回国之后努力在农业领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信念。

回国之后,黄昌军决定扎根西部。他放弃了浙江大学的职位,进入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育种与生物技术中心工作。他以农业科研为主战场,以脱贫攻坚为大舞台,利用农业领域已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国际前沿的科研眼光为云南的农业发展做贡献。

来到新单位,没有任何的停歇,他马上投入工作,到田间调查烟草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查中,他发现植物的病毒病对烟草危害很严重,在某些局部地区造成大量减产。凭借多年的研究经验和调查结果,他判断植物病毒病害如不彻底根治,将对烟叶生产甚至是大农业生产带来毁灭性影响。因此,他决定以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系统开展研究。

为了明确病原,他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几乎跑遍了云南的主要烟区,采集样品进行病原检测。通过几千个样品的检测,明确了烟草病毒病的病原和地理分布,为下一步制定防治措施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为了能根治病害,他和同事们利用多种策略发掘优良的抗病基因资源,进行烟草的抗病育种。6年时间,选育的抗马铃薯Y病毒的烤烟新品种——云烟301和云烟121已在8个省份的烟区示范推广,累计推广超过24万亩,为烟农挽回损失2000余万元。品种推广解决了当前烤烟品种易感马铃薯Y病毒的难题,使得众多因为病毒病退栽烤烟、改种其它作物的烟农、烟区重拾信心栽种烤烟,稳定了烟农队伍,提高了核心烟区的种植力度,成为烟草行业从基因到品种创新链获得的第一个品种。

同时,他的课题组在抗烟草斑萎病、烟草花叶病等抗病育种中也取得重大突破。短短几年时间内,通过刻苦钻研,黄昌军收获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5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9项、美国授权专利1项。

在年轻同事眼中,黄昌军是乐于助人的好大哥。由于工作原因,他大部分时间待在玉溪,但一有时间,他就会回到昆明,陪伴妻子和女儿。在父母的影响下,女儿各项成绩优异,是一名“小学霸”。良好的家风,让这个小小的家庭成为周围人羡慕的对象。

最美家乡人

韩吉芬

燃烧自己 把学生托举成风景

▲考上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王梓霖一家给韩吉芬(图片正中者)赠送锦旗 受访者供图

教室、宿舍、办公室、食堂……几点一线的生活,石林一中的韩吉芬老师已重复30个年头。韩吉芬的语文课堂被学生称为“养心的乐园”。她的语文课立足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以学生学情为起点,保持教学个性,大胆改革,把一个个知识点变成故事、歇后语、金句……这样的语文课趣味盎然,老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她带的每一个班,哪怕起点再低,但在她的用心培养下,各项评比、语文成绩、高考一本上线率在石林当地都遥遥领先,连续获评省市级先进班集体。

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韩吉芬也是学生心目中最亲切的“韩妈妈”。每逢周末、假期,城里孩子往往在几个培训班里来回跑,而家校距离远、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村孩子,却大多沉浸在手机游戏里。所以,每到周末、假期,对于这些“没着没落”的孩子,韩吉芬就做工作让他们留校。哪怕只有一个孩子留校,她都会选择留下来陪伴他们。韩吉芬认为:陪伴,不但是一种温暖,更是让这些内心孤寂的孩子成长的“静能量”。“为人父母,谁都不容易,自己能帮一点是一点,通过自己十分的努力换来学生一分的改变,就满足了。”韩吉芬这样说。

庚子之初,已到了开学时间,全国疫情还非常严重,所有人隔离在家,韩吉芬担心学生把“网课”变成“网游”。她想尽一切办法激励他们,每天都有班主任小语、电话、微信、短信、书信,变着方法给学生提供精神支撑。班里有四五个孩子没有手机,也有同学家里没电视、没网络,没办法上网课,许多家长很苦恼,什么时候能让孩子到学校呢?本着让学生更安全、更好管理的想法,韩吉芬冒着风险把同学全部隔离到学校,每位同学及家长都签下保证书,保证家人、自己14天以来无县外游走,无接触不明身份的人,无发热症状。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大家租来大锅、便携大灶,在学校找了一间空房子,自己煮饭送到教室给孩子们吃。

2016年以来,韩吉芬先后受邀为昆明市政府多个部门,石林县、宜良县、呈贡区、陆良县等县区各部门举行讲座40余场。2017年6月,她被任命为“韩吉芬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被聘为昆明市“好家风、好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成员。她深入村村寨寨、边远山区进行家庭教育讲座,为石林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石林人心目中好老师的典范。

从教32年,韩吉芬曾有两次机会到省城条件更好的学校工作,她都主动放弃了。韩吉芬常用诗歌《我爱这片土地》里的一句诗勉励自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无论是哪一届毕业的学生,韩吉芬都可以第一时间清晰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学生们也深深地感恩,每年寒暑假时总会有已经毕业的学生自发组织前往石林一中看望她,并给正在补课的学弟学妹送去零食、点心。这样的交流方式已慢慢成为孩子之间的一种精神传承。

最美家乡人

陈邦华吴树仙夫妇

夫妻同心 以站为家展风采

▲陈邦华夫妇在检查设备 受访者供图

陈邦华,男,58岁,宜良县广播电视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小白龙发射台负责人。吴树仙,女,55岁,发射台工作人员。陈邦华、吴树仙夫妻二人20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小白龙广播电视发射台,在值机员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2002年,陈邦华、吴树仙夫妇二人转岗至宜良县广播电视局小白龙发射台工作。从青丝到白发的20年间,夫妻俩每年都要定期或不定期翻山越岭,排查线路,检修机器设备,春天一身泥,夏天一头雨,秋天一脸汗,冬天一腿雪,风雨兼程从未间断。73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与奉献,创造了连续20年安全播出无重大事故的佳绩。

2016年9月9日,小白龙发射台遭遇雷雨极端恶劣天气,新安装的地面数字设备被雷电击中引发起火,陈邦华夫妇第一时间带领工作人员合力将火情迅速扑灭,将损失降至最低,有效保护了国家财产安全。同时及时启动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确保广播电视信号接收和转发不受影响;2020年春节,大年初一凌晨,小白龙广播电视发射台再次遭受暴风雷电以及大雪极端天气,35千伏的高压输电线被积雪堆压下坠,与发射台10千伏的基站供电线相碰引发短路,导致发射台供电线路故障并停电。吴树仙和工作人员在高噪声的环境中坚守发电机供电12小时,确保了断电期间各类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陈邦华冒着低于零摄氏度的严寒,与电力部门奋战在抢修一线,经过12小时不间断的努力,排除了故障,恢复了供电。陈邦华夫妇的勤奋与坚守,保障了全县人民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2021年5月,在昆明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纪实片《为民之路》中,陈邦华夫妻作为昆明广电人代表出镜3分钟。

在从事广播电视事业之前,陈邦华已取得国家中级厨师资格证和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并在相应岗位上取得了不俗成绩。转至新岗位后,他勤奋学习,充分发挥维修电工的优势,短时间内就掌握了整个操作流程。近年来,面对不断更新的技术设备和越来越高的播出要求,年过半百的陈邦华面临着新的挑战,但他没有后退,而是激流勇进、勤奋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主动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一次不懂,再问、三问、四问,直到彻底弄清为止。

陈邦华、吴树仙夫妻二人结婚30多年,一路相互扶持、相敬如宾,陈邦华对于吴树仙,既是丈夫,也是师傅,丈夫是身边的靠山,师傅是工作的引路人。夫妻二人携手用20年的岗位坚守诠释了以站为家、为国奉献的家国情怀,也用20年的坚守给儿子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如今儿子在父母的影响教育下,成长为一名边防战士,为祖国戍边站岗,守护千家万户的安宁。

最美家乡人

★评选指南

“最美家乡人”这样评选

你身边有鲜活而生动、温暖有光芒的最美人物吗?欢迎通过都市时报微信后台留言或拨打热线电话0871-65353000报料。你也以关注“天天正能量”公众号或微博进行推荐。

征集结束后,都市时报将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对所有候选案例进行公开评选,对获得票数最多的10个案例授予地区十佳“最美家乡人”称号和正能量奖金2000元。

12月初,都市时报将根据综合评价,推荐2人(组)参与年度评选。最终当选年度十佳“最美家乡人”,将获得奖金10000元。参与年度十佳“最美家乡人”案例报道的记者,将同时成为十佳“家乡故事讲述者”,获得2000元正能量奖励。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