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10岁孩子开始嫌弃妈妈?那些高高在上的父母,逃不开这样的命运

时间:2022-01-19 16:16:00来源:西安歪妈

前天收到一位10岁妈妈的私信,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委屈。

像全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这位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虽然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出色,但在吃穿用度上,她从来没有亏待孩子,总是给他最好的。

只是在孩子的管教方面,这位妈妈一直比较严苛,孩子在家里的一切安排都要经过她的同意,不过在她看来,这也无伤大雅,毕竟“都是为了孩子好”。

在她看来,自己和爱人已经为孩子付出了一切,孩子理应“投桃报李”才对。

可事实恰恰相反,孩子才10岁,就已经对父母开始嫌弃了。

一次吃饭的时候,妈妈偶然提起孩子的数学成绩不算太好,只要努努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谁成想孩子却满脸不悦,大声地说着:“别啰嗦了,行不行?我都这么大了!”

平时孩子也很少和父母交流,每次和同学在一起有说有笑,可面对爸爸妈妈时却永远都是一脸冷漠,一旦受到批评,就会动不动甩门而去,乃至于对着父母大吼。

孩子的表现让这位妈妈很是困惑,为什么孩子才10岁,就表现得如此叛逆?自己为他付出这么多,怎么换来的却是孩子的嫌弃?

其实相信这位妈妈的经历绝不是个例,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有类似的误区:小时候习惯掌控孩子的一切,经常在孩子面前摆出父母的权威,高高在上,犯错的从来都是孩子,即便有时候意识到自己可能做得欠妥,也绝不会向孩子承认错误。

对孩子的优点,往往会一概忽视,对孩子的缺点则是一提再提,生怕孩子学不到“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

可如果孩子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即便父母在物质上付出再多,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件好事吗?

孩子嫌弃父母,错误其实在家长身上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投射效应”,意思就是由于自身的情感倾向,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就像那个知名的故事:苏轼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某天苏轼去拜访佛印和尚时,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你是一堆狗屎”,佛印和尚则是微笑说道“我看你是一尊金佛”,苏轼自以为占到便宜,得意地回到家中,向妹妹炫耀起来。

可妹妹却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示你看自己是什么。”

当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总是经常对孩子表露嫌弃情绪,不管孩子做了什么,父母都会不会满意,总是嫌弃孩子的各个方面,等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也会嫌弃父母,潜意识里受到小时候被父母嫌弃的影响。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父母的嫌弃,才有孩子的嫌弃。

正确利用“心理投射”,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了解“心理投射”的作用后,我们作为家长除了要避免对孩子表露嫌弃的情绪,从而免于被孩子嫌弃外,还可以通过正确利用“心理投射”,更好地教育孩子。

在“投射效应”中,有一种叫做“愿望投射”,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主观愿望强加到对方身上的投射现象,会使对方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比如家长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我们会发现,如果你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不断强化,那么会越来越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其他优点。

反之如果我们看到了孩子的缺点,在批评之后,会发现孩子身上越来越多的缺点,就像当我们发现孩子早上起床上学磨蹭时,很快就会发现孩子吃饭也慢、做事情也拖拖拉拉,从而进一步将孩子的缺点放大。

所以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发自内心地去看到孩子的优点,并且不断用自己的态度去加强孩子的主观印象,从而使孩子向好的方向发生转变。

就拿孩子写作业来说吧,有时候孩子可能把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却花了不少时间,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强化前者、弱化后者,对孩子表示“将作业完成得这么出色,肯定没少下功夫”,而非对孩子说“作业写得好有什么用?还不是花了这么多时间”。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把作业做好是好事,父母能够看到自己的付出,而如果是后者这种打击式教育的话,孩子理所当然会认为受到了父母的嫌弃,很可能索性“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再好好完成作业。

歪妈结语: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同样孩子的行为也是父母的投射。

小时候父母嫌弃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就会被孩子嫌弃,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利用“投射效应”,来强化孩子的优点,弱化孩子的缺点,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今日话题:你有过类似被孩子嫌弃的体验吗?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