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安徽单亲妈妈为养3娃,挑山20年,一趟只挣9元,却供出两个大学生

时间:2022-01-30 10:17:19来源:人民微看点

她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农村妇女,丈夫溺水身亡,独留她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其中大儿子还身患残疾;她是一位挑山工人,齐云山3700级台阶,她一走就是20年。每送一次一百多斤的货物,只有九块钱的费用,却把两个孩子供上了大学。她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山”,也扛起了家。她叫汪美红,一个伟大的母亲!

五口之家幸福美满,可是意外突然来临

汪美红,1963年出生在齐云山脚下的钟塘村,家住齐云山下。27岁时,汪美红嫁给了家住在齐云山脚下的岩脚村的汪淑华,两人之间育有三名子女。长子先天性残疾,按照当时计划生育的政策,二人可再生育一胎。很幸运的是,第二胎是龙凤胎。就这样,有儿有女的五口之家诞生了。

汪美红也成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普普通通的一位农村妇女。生活即朴素又充满了期待,或许他们也可以像祖辈一样踏踏实实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是世事无常,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成了众多的挑山工人的一员。

1994年3月,汪美红的丈夫按照习惯在日常农忙之后,来到河边捕鱼,或是身体过于劳累,或是自己不够小心,不慎跌入河中身亡。

丈夫的尸身在邻里乡亲的帮助之下,经过两天的打捞方才上岸。处理完丈夫的身后事后,汪美红要何去何从?

一家四张嘴,三个孩子最大不过四岁;去年修房还欠钱5千余元;大儿子先天残疾,患有白化病,几乎全瞎。

是养家糊口还债,还是改嫁他人,撒手不管,还是听天由命。“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句话在汪美红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不是没有想过改嫁他人,然后谋求生活的改善。但三个孩子此时已经成为她实现这个目标的拖油瓶,尤其是长子。在此方案行不通之后,她也就放弃了。在母亲的心里,三个孩子无论是谁都是不可以放弃的。母亲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他们抚养成人!决心已下,那就要拿出实际行动。

过去她和丈夫两个人干的活,现在就由她一人来独立承担,种田采茶,她拼命地劳作着。然而上天却没有眷顾她,生活还是捉襟见肘。怎么生存下去,已经成为了汪美红一家的最大的困难。

母亲扛起家中重担,成为工人挑货上山

困难与机遇或许真是孪生兄弟。1994年10月,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道观主体玄天素太宫要推翻重建。

安徽齐云山海拔585米,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成年人攀爬2个小时即可到达山顶,若是坐索道则只需十余分钟。因此,去齐云山游玩一趟下来,也不会很累,同时也可以畅怀一下心情。

但如果让你挑百余斤的建筑材料上齐云山,那恐怕想到的应该不是轻松二字了,这对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现在这种挑东西上山的活,基本已经由机械代劳,但是在这些名山大川风景区开发的初期,各种所需的物料,完全是要靠挑山工人一斤斤挑上去的。

那时的中国,改革开放才十余年,机械化程度有限,许多名山大川的修缮都是要靠人力去运输建筑材料的,齐云山也不例外。这也就诞生了挑山工人这个新的职业,它与挑夫类似。

不同之处在于,挑夫是大多数情况下是往前走,挑山工人是往上走。在这往上走的过程中,不仅要克服物体的重力把它向上移。同时也要注意脚下,那时上山的路不像现在这般平坦。

挑山工人的生活不仅辛苦,也承担着不小的风险。挑百斤材料上山只有5元,很多人都认为很划算,毕竟5块钱在当时比较值钱,毕竟猪肉那个时候才2.5元一斤。

在心中盘算完这笔账后,汪美红才不顾其他诧异和轻视的眼光,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挑山工人。当时这种粗活累活,几乎被男人垄断了,而汪美红也就成为了挑山工人中的一枝花。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男子一次会挑100斤重物上山。但是汪美红就不按正常人的标准走,她一上来就要求挑180斤,这是她自己体重的一倍多,并且汪美红的身材也不算高大。

一副扁担,一蹲腰,一起身,一抬头,一迈步,汪美红挑着180斤,费用只有9块多的重物料从山脚下出发了。

有挑过担子的人或多或少会知道,挑担时不是以正常走路的方式在前进,而是要小跑着向前,这样可以加速前进,也可以晃动起来,保持两头的平衡。但是挑东西向上,小跑前进的技巧就行不通了,一则走上山路是越跑累得越快。二则山路崎岖,脚下需要格外留神,否则摔下去就危险了。

第一次挑山,整整180斤的物料,7公里的山路,汪美红整整用了7个小时才到达山上的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她几次遇险,险些摔了下去;卸下重物时,她的肩膀上的皮肉也磨掉了一块;晚上吃饭时,双手抖得几乎拿不稳筷子。

但是她也拿到了一家人生存下去的希望--一天工作得来的9块多工资,站在山顶的她,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和满足。第二天再挑山时,她的肩膀还是扛了百来斤的重物。

在这一上一下往返的途中,汪美红也慢慢地找到了当挑山工人的技巧,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当齐云山修缮完毕之后,她并没歇下。随着道观的修缮完成,其周围的旅游业也逐步地发展起来了,汪美红主动联系山上的商店,为他们运送物资,汪美红的挑山工作也得以延续。

如此日复一日,汪美红每天走过齐云山的三千七百级的台阶,一次挣九块,一步步改善了家中的生活,养大了家中的孩子,还清了家中的债务。

孩子爱学不负众望,母亲筹集大学学费

在教育孩子方面,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论和方式,她的身心力行默默地影响着孩子们。她时常告诫孩子们,赚钱是她的事,学习是他们的事,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坚持到底。

大儿子的白化病不能见光同时双目失明,在孩童不懂事的时候,母亲去挑山,就只能狠下心把他拴在家中,然后锁好门窗,留他在屋中折腾。稍稍懂事之后,他也会给母亲分忧了。他留在家中做饭,干干家务。

而孪生兄妹从10岁左右,在寒暑假期间,二人就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帮着母亲挑东西上山;在学习方面上,他们俩也十分的刻苦努力,成绩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

在2005年,汪美红又收到了一个好消息,黄山景区要扩建,急招挑山工人,并且开出了挑100斤物料给运费50元,外加10元餐补。这份工作对汪美红来说确实很诱人,在她的建议下,村里的几位男同志也心动了,大家一起结伴到了黄山。

到黄山之后,和几年前的场景似曾相识,汪美红依旧是唯一的女挑夫,也遭到了来自外村挑夫的轻视。汪美红并不会在意其他人怎么看,但是偏偏有人不服气,要与她比试一番。

在一天的工作后,汪美红和外村挑夫的比试也有了结果,虽然她比那位挑战者每次少挑20斤,但是一天下来她走了三趟,而他只走了两趟,这下让许多男挑夫对汪美红这位女挑夫心服口服了。

在黄山十余日的工作,汪美红收获了一笔不错的报酬。为同年9月份要去县里读初中的孪生兄妹赚够了学费和生活费了。

在读初中时,兄妹俩依旧刻苦认真,哥哥是数学课代表,妹妹是学习委员。在2009年,兄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休宁县重点高中。孩子们的刻苦学习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都主动找上门来告诉汪美红,让她可以提前为孩子们的大学学费做打算了。

在中国,高考应该是最公平的考试了,并且在十余年前,对于普通的农村学生来说,高考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好的捷径”了。

自己的孩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对于汪美红来说,这是一个让人兴奋又充满干劲的消息。

与此同时,“天上的大馅饼”突然间就砸到了汪美红的身上,她又处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了。

十余年的女挑夫生活,早就使她有了一些名气,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在媒体的报导中,她在2008年,被评为“黄山市十大杰出母亲”。一些人在听到这位伟大母亲的故事后,也找上门,为汪美红送上了工作。

其中有一位上海老板,开出了5千元的月薪想要请她去上海当保姆,照看他的母亲;一位河北的老板打来电话想出资帮她治病,同时要娶她为妻等。在面对这些好心人的伸出的援手,开出的优厚且诱人的待遇时,汪美红都礼貌地给予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她不能离开她的孩子。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听到汪美红故事的人们,在来齐云山游玩时,专门来找到这位伟大的母亲,向她购买一瓶水、一包饼干,要求与她拍照合影,或是直接向她捐款……

意外出名遭人嫉恨,陷入旋涡无法自拔

汪美红也在媒体专门的报导下,许多人的专程的拜访中,渐渐在村里出名了,但人红是非多,许多莫名其妙的麻烦却找上门了,把她推上了村子里的风口浪尖。

在家里,汪美红的孪生子女已经要准备上大学了,她开始为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发愁了,一个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不是一笔小数目,并且还要乘以2。

在工作中,她却面临着失业的风险。齐云山景区月华街南天门隧道预计在2011年9月修建完成,这也意味着在那时她将失业。若是这样,孩子们的学费要怎么办?

在外面,汪美红已经是名人,在得知她的孩子要上大学,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的时候,一些好心人又主动找上门了。

其中有一位与汪美红同样是以“挑”为生的卖馄饨的挑夫,他也许与汪美红心心相惜,表示愿意资助孪生兄妹。甚至有人夸下海口要捐给汪美红30万元……

湖南卫视等有影响力的媒体开始报道她的故事,人们的热心传播,使汪美红开始得到同村人的羡慕,同时慢慢地转变成了嫉恨。

同为挑山工人,为什么她上了电视,我没有?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给她送钱,我没有?

公公婆婆更是不理解她,甚至责怪她,汪美红能有今天是因为他们的儿子死了,那么他们儿子的死是汪美红害的等等许多无中生有,莫名其妙的锅就盖在了她的头上,让她有口难辩。这归根到底还不是因为人心不足,眼馋惹的祸。

国家一级演员助力,最后完成电影拍摄

此时,有一个人帮助汪美红打破了僵局,她就是上海宝山沪剧团的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华雯。华雯很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好题材,好故事,得抓住。

760公里的路程,华雯带着几位主创两次来到了齐云山,和汪美红交流,尽管在汪美红的眼中这些只是为了生活而做的一份工作,她只是众多挑山工人中平平常常的一位而已,但是主创团队却在平凡不起眼里看到了伟大。

华雯她们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打磨剧本,剧本中没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没有添油加醋设置繁杂的人物关系,也没有展现激动人心的情节冲突。这个故事,这个剧本很“单调”,很直白,很朴素,但是它很真实,很动人。

《挑山女人》剧照

2012年,由华雯担任主演,取材于汪美红挑山养家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戏曲《挑山女人》在上海进行了首场演出。首演很成功,获得很高的评价。

《挑山女人》的表演获得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在2018年和2019年,戏曲类电影的评奖中都脱颖而出。

但是《挑山女人》再成功,那也是艺术创作,与汪美红的现实生活还是有着很大距离,她没有因为自己出名了,自己的故事获奖了就飘飘然了。在索道建成后,她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地转变自己的营生,她不再挑山了,但是她也没有离开齐云山,仍然靠齐云山来养活自己。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好,出门爬山锻炼的人也在增加,汪美红看到机遇,在齐云山腰建了一座小木屋,出售一些爬山过路之人所需的物品,依旧用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和供孩子读书。

而她的三个孩子也有了出息了,大儿子在她的开导和教育下并没有走向自卑,而是变得日渐开朗,同时学会了盲人按摩,可以自食其力了;2011年高考,孪生兄妹两人也取得了好的成绩,哥哥以536分的成绩被安徽理工大学录取,妹妹以573分的成绩被安徽医科大学录取。

兄妹三人在母亲的呵护和教育下,长大成人了,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汪美红和三个孩子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挑山女人》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亮相安徽黄山市徽州大剧院。

这些对于汪美红来说,都不重要,在她的心里和孩子们好好生活才最重要。她的人生哲学就是好日子要一步一步走,幸福生活要不停奋斗!这就是汪美红,一位普通的中国母亲,一位了不起的挑山女人,一位让人感动的中国人物。

来源论史鉴今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