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散文 | 妈妈做的新棉鞋

时间:2022-01-21 12:16:47来源:长沙晚报

文 | 吴丽珊

大人子盼插田,细伢子盼过年。过年有新衣穿,有好东西吃,焉得不盼?我小时候,新衣不一定年年有,一双新棉鞋,却绝对不会少。

棉鞋是妈妈亲手做的。我们家有六口人,每人一双,六双一起做,算是批量生产了。

妈妈白天在队里劳动,收工回来,还要做家务,鞋子只能是劳动的空隙和晚上做。过年的新棉鞋,妈妈从夏天就要开始。

夏天一早起来,妈妈熬好米浆,拿一张毛边纸铺在门板上,刷一层米浆,贴上碎布,再刷一层米浆,这是做壳子。壳子之于鞋子,犹如钢材之如楼房。

趁太阳出来前,把所有壳子做好。一个暴太阳,就能把壳子晒干。做鞋面的壳子是深色,薄一些;鞋底的壳子白色,要厚,需多贴几层布。

晒干的壳子,丢到蚊帐顶部备用。

妈妈有一本书,里面夹着全家人的鞋样,都是从别处复制过来,修改而成。每张鞋样上,分别写着我们的名字。每次做新鞋时,将鞋样放我们脚上比一比,看脚又长了多少,据此剪出新的鞋样来。

人们说,布鞋千层底。贴鞋底不是一项轻松活,每贴一层,都要粘牢。那时没有合适的黏合剂,只能用饭粒来粘。饭粒黏性不好,需用竹刮子反复揉刮,一个晚上下来,手酸臂疼,虎口常常磨出血泡。

为了节省成本,又时尚好看,妈妈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心思。单说做鞋的布吧,除了最当亮的地方,也就是鞋底最外一层和鞋面、鞋里,是买来的新布外,其余都是废物利用。

那时流行白底鞋。可是,哪来那么多白布?妈妈的办法是:深色布放中间,白色布贴周边。

鞋底的中间,是最着力的地方。妈妈把家里一年所做新衣服的边角剩料中的碎布,全部攒着,就是为了贴这个部位,既耐磨,又解决了鞋底中间的问题。

鞋底周边的白布,是烂蚊帐、烂被褥,这些东西用过多年,颜色有些泛黄,白得不理想。

妈妈又想出一招。她做一个鞋垫,只是这鞋垫跟鞋底一样大,周边用簇新的白布条包裹,放在鞋底上。从上看,整个鞋底便簇新簇新,还显得更精致。

妈妈将鞋底稍微做宽大一点,周围留白多一点,鞋子便“洋气”起来。

扎鞋底也不是轻松的事情,扎得密,拉得紧,鞋底才结实。针脚整齐,排列有创意,才会漂亮。虽然鞋底踩在地上,一上脚就看不到针线功夫了。但,那时的女人,喜欢把要扎的鞋底塞在口袋里,劳动休息时,坐在田间地头,掏出来就扎,这其实是无形的比赛,大家说说笑笑,却暗地里较着劲。

晚上做完家务,妈妈还要做鞋做到很晚。我们一觉醒来,还能看到昏暗的煤油灯下,妈妈在抽针引线。

扎完鞋底,妈妈用皮刀将鞋底周围,切得整整齐齐。切过的鞋底边,犹如用胶凝固了一般,光滑发亮。

黑色灯芯绒,是那时做鞋的流行面料。小女孩的鞋,也有花灯芯绒面料的,但我没穿过。不是花灯芯绒贵,而是妈妈认为,一家人的鞋,买一块布料,就材。

上鞋要用一种带倒须的钻子。妈妈将钻头在头发上摩擦几下,便往鞋里钻。钻头露出后,把线挂在倒钩上,再回抽,线便到了鞋的这边。抽过来的线在钻柄上绕几圈,便一手握鞋,一手拉钻柄,如拉强弓一般。

鞋上好了,还要用楦头楦一个晚上,让鞋子撑饱满,以后就不会变形。

新鞋上脚后,妈妈不断观察鞋的式样和形状,听我们反映穿着的舒适程度,据此对鞋样再进行修改,以便下次做鞋时,取长补短,做出更合脚更漂亮的新鞋。

做鞋,既是力气活,更是手艺与智慧的结晶。那时女孩子结婚,嫁妆里必有两双新布鞋。参观新房的人们,总要拿起新鞋评头论足。看鞋知人,做鞋者是否聪明,是否能干,是否精致,一眼便知。

我妈妈做的鞋,绝对是当地最好的。我穿着外出时,总会被人叫住,盯着我的鞋子问:“谁做的?”“妈妈。”我自豪地回答。人们有时还会抬起我的脚,翻过来转过去,边看边啧啧称赞:“比买的鞋还好看哩!”

人们说,寒从脚起。同样,暖也从脚起。过年穿上这样一双凝结妈妈辛劳和智慧的新棉鞋,全身便暖洋洋的,年,便完美得幸福满满。有这样的鞋暖着,人生,便少许多严寒。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