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百岁老人离世前喊妈妈,道出了孩子喜欢黏着妈妈的真正原因

时间:2022-03-29 10:17:54来源:原娱小青

外婆活了102岁,儿孙满堂,离开时还有几天就是她的生辰了。可是年过百岁的她,在去世的前几天,总是把去看望的亲戚朋友喊做妈妈。

外婆活了102岁,生了12个孩子,6个男孩,6个女孩。那个年代的孩子,很多生下来,因为农村医疗不发达,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夭折了。事实上,每家生下来的孩子,几乎都有夭折的。

那时候村里有人得“

蛇盘疮

”就会把人吓得吃不下,睡不着。尤其孩子得了,几乎是回天乏术。可是外婆很幸运,12个孩子都保全下来了,其中就有我的母亲。

外婆的母亲是个特别温柔的女人,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外婆从来没有被她的母亲轻视过。虽然,具体细节我不清楚,但是,外婆的母亲一定是个勤劳,温柔,非常爱孩子的女人,所以外婆传承了自己母亲的善良。

外婆的儿女们都很孝顺。外婆生病的时候,说不行就不行了,迷迷糊糊在炕上躺了几天,就去了。外婆去世的前几天,每天迷迷糊糊喊着自己的母亲。

我想外婆并不想走,她还想多留一些日子。潜意识里母亲是最亲近的人,能给她新生命的人。所以外婆在弥留之际,无论谁握着她的手,她都喊妈妈。这一切都源于内心深处对母亲最深的依赖。

很久之前看过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婴儿总是不停地啼哭,听得让人心碎。身边的人开始上前安抚。

第一个上前的人,是一个年轻的男人,他把婴儿抱在怀中,轻声安慰。

第二个是个头发花白的奶奶,用脸蹭着婴儿的额头,喃喃自语。

第三个是怀孕的妈妈将婴儿抱在肩膀,来回走动。

第四个是一对年轻的夫妻,满脸温柔地用玩具逗弄,轻哄婴儿。

但都无济于事……任凭大家怎么想做,也没有办法止住婴儿的哭声。

最后,一个满脸胡须的男人伸手接过婴儿,轻轻搂在怀里,静静地拍打。这时,婴儿才慢慢地缓和下来,渐渐停止了哭泣。一脸纯真地望着男人,眼睛里闪烁着欢喜的光芒。

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小字

“妈妈的心脏,数月前移植给了他。”

看到这行字的时候,我的心瞬间开始抽痛,他的妈妈离开了,而他什么都不知道。

为什么不管新生婴儿,还是百岁老人,在情感最脆弱的时候都喜欢喊妈妈?那是因为他们对妈妈的依赖早已深植内心。

只有妈妈长时间陪伴照顾

每个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对妈妈已经非常熟悉了,他们熟悉妈妈的每一个心跳,熟悉妈妈的声音,熟悉妈妈的气味。这些陪伴,是其他人永远无法代替的。

宝宝出生后,在被照顾的时候,最初的胎儿记忆虽然时间很短。但是,相对于其他人,妈妈更能给他们安全感。听着妈妈的心跳就可以入睡。

有的宝宝是老人带,我们就能明显感觉到,孩子虽然经常和老人在一起,但他更愿意黏着的还是妈妈,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妈妈的陪伴。对妈妈的这种依赖感,可以影响他的一生。

在大部分的家庭里,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只有妈妈最了解孩子。比如,婴儿时期,他为什么会哭?他的一个微表情代表什么?孩子有什么事情,妈妈会第一时间知道,并帮助孩子。而妈妈有什么样的习惯,性格,孩子也很清楚。

因为孩子习惯了妈妈的陪伴,习惯了妈妈的照顾,也可以说,孩子习惯了妈妈身上的味道。如果换个人照顾,孩子立马就能分辨出不是妈妈。虽然爸爸,爷爷奶奶,也同样爱孩子,同样对他好,但是孩子最喜欢的还是妈妈,说明了妈妈在他心中是不可替代的。

妈妈给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著名作家傅雷说:

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

相对于其他人来说,妈妈对孩子的需求更加敏感。随哭随到,尽力满足,这都是妈妈以外的人难以做到的。因此,孩子对妈妈有一种信任感。

孩子而在外人面前,往往很识时务地知道和这个人有距离,不能任性妄为,表现得很听话。而在自己的妈妈面前,孩子总是敢于卸下所有伪装,做最真实的自己。越是在妈妈面前不听话的孩子,越证明了孩子对妈妈的极度信任。

所以,即使妈妈把孩子吼哭了,孩子还是不会记仇,反而更粘妈妈,想投进妈妈温暖的怀抱,这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有的孩子妈妈不在身边,因为没有安全感会

恋物,睡觉的时候喜欢抓着东西,其实就是一种寻求安全感的表现。如果妈妈在身边,孩子很少有这种表现,只要在妈妈怀里,或者妈妈在旁边就安心地睡着了。

如果孩子没有安全感,就会感到害怕,影响吃饭和睡觉,影响孩子的成长。长期缺失妈妈的爱,孩子心中也会失去安全感。

孩子心中的安全感,就是妈妈带来的关爱和陪伴。

不管在什么环境下,妈妈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孩子对妈妈出于本能反应,就黏得紧紧的,一刻不肯松手。

孩子依赖妈妈,孩子小时候和妈妈的亲密关系,会影响孩子终身

法国心理学家瓦隆指出:

孩子在0~3岁的婴幼儿期,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婴幼儿时期的亲密关系,也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心理健康和人生轨迹。

很多妈妈长期一个人带孩子,孩子和其他人不是很熟,不了解对方,就不敢轻易相信对方,总喜欢黏着妈妈。

就像102岁去世前的外婆,嘴里喊着妈妈。因为身体上的痛楚,让她想到了小时候妈妈的安抚,妈妈的照顾。妈妈所带来的依赖感伴随了她一生。虽然后来她独立了,但是心里对妈妈的依赖却从没有消失。可见,外婆小时候也是一个非常喜欢黏着妈妈的孩子。

法国的莱茵·史皮哲博士,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分别观察放在医院里的弃婴,和放在孤儿院里照顾的弃婴。

在医院的婴儿,护士会给他们准时喂奶、换尿布、换干净的衣服,提供最好的养育环境。然而,这些孩子却经常生病,身体也不怎么活动,对任何事情的反应都不敏感。

但被带去孤儿院的孩子,虽然条件简陋,食物也相对匮乏,可这些孩子却比在医院里长大的孩子更健康。原来,孤儿院附近的女人每天都会来抱抱孩子们,给他们唱歌,听他们说话。

这个实验证明,肌肤接触,其实比喂养条件更重要

。也就说孩子是需要爱的,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喂养。

孩子的本能是需要爱的,爱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风雨。

所以,

小时候黏人的孩子,在成年之后,也更有能力应对压力和挑战,心理也会更健康。

有的妈妈觉得孩子太黏人,有时候会很烦,只要妈妈抱,只要妈妈陪着玩玩具,只要妈妈穿衣服,喂饭……这些甚至会搞得宝妈筋疲力尽,没有一点私人空间,要窒息了。其实,

孩子的黏人不是故意要和妈妈作对,恰恰是孩子对妈妈爱的表现。

即使宝妈被宝宝黏得很累,也不要破坏宝宝这种感觉。无论做什么,要告诉他,让他不要失去安全感,觉得妈妈不要他了。因为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在性格上形成自卑,防备,悲观和敌意。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危险。

作为宝妈,不要吝啬你的抱抱,也不要嫌弃孩子太烦,要珍惜孩子对自己的依赖。那一声妈妈,涵盖了孩子对妈妈所有的爱和信任。

我是开心和糖果儿的妈妈,谢谢您的阅读。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